中國水網編者按:移動互聯時代對環保產業的影響正在繼續。北控水務作為行業龍頭,積極投身時代變化的思考,并將之與公司文化融合,形成全員的習慣。不但關注本次“移動互聯對環保產業的影響”主題征文活動,并以強大的執行力,快速組織到數十篇稿件,讓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主編成衛東心生感慨:“連續數年領先年度企業排行榜,北控水務的領先一定有其深刻的理由。”從6月13日起,中國水網將選擇來稿中的優秀稿件,連續發布,供讀者參考,敬請關注。本篇作者為:北控水務華中業務區劉一飛。
移動互聯網參與社會文化的生產與經營活動,帶來整個社會經濟的巨大變革。網絡傳媒對社會文化企業文化的影響日益趨顯。新的思潮、媒介載體和文化品牌層出不窮,隨著傳媒權力的扁平化,主流文化的社會服務功能因分解變得孱弱。一個企業的品牌傳達的是企業的經營理念、企業文化、企業價值及對消費者的態度等。作為一個城市水資源的服務性企業,良好的水質和無形的服務組合成污水處理企業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企業品牌。
互聯網在全球的普遍運用突顯了它在企業品牌塑造方面的巨大影響力,媒介語言的多樣化,使得網絡文化交流的視野愈加寬廣與迅速。如微博、微信等的迅速火爆,使互聯網大眾熱情參與政治、社會、經濟等問題的關注與討論中。政府、市民、股東、員工因共同的環保事業聚在一起,他們時刻關注企業的一舉一動,這四方的共同參與,構建了一個環保企業的企業品牌文化。
全球網絡傳播體系的逐步擴張給中國的品牌經營提出了許多富有挑戰性的問題。網絡擁有技術創新和媒介整合的優勢,以及豐富的人文資源,理應成為傳播先進的陣地,為塑造品牌形象提供良好的條件。隨著水資源的日益匱乏,大氣環境污染日益惡劣等危及人們生活安全的環境問題日益突顯,人們越大程度關注環境問題,關注環境產業。這也正是宣傳環境產業品牌的良好時機。即是機遇又是挑戰。
首先,打造環境企業品牌須扎實生產技術與服務。環境企業既是生產性企業又是公共服務性企業。只有用先進的技術、優秀的服務提供市民滿意的水質、大氣環境等,才能得到廣大市民的支持與口碑。網絡環境下的品牌塑造,從長遠來講,必須要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把市民滿意放在第一位,使網絡媒體成為先進文化品牌最為直接的創造者和文化安全的維護者,促進品牌文化良性傳播。
其次,做強媒介品牌,為品牌文化成長構建戰略支點。現在各級政府、市民越來越重視環境產業的發展,這也為環境產業品牌文化傳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如:將電子政務與環境企業品牌文化傳播有機整合,不僅為市民提供了解政府在環境產業的戰略規劃的途徑,且讓市民了解優秀的環境產業企業信息,達到預先讓市民滿意、政府放心的效果,從而也進一步提升了企業品牌文化。
第三:創新品牌文化傳播載體。網絡媒介作為互聯網時代下品牌文化傳播的載體,其創新速度之快,我們都有目共堵。網絡媒體廣告、微博、微信等,一代代創新。傳統環境企業結合各種創新媒介優勢,形成獨具特色的傳播載體也是迅速塑造品牌文化的不錯選擇。
第四:要提升網民的網絡素養。這里說的素養是指網民對媒介信息的解讀能力和批判能力以及運用能力。環境企業業務范圍廣、不確定性因素多且難于控制,突發事情多,在政府、市民、股東的監管過程中,需要企業內部嚴格管理、精密統籌。同時也需注意網民對媒介信息的盲目跟風。作為公共服務性企業,在塑造自身品牌文化的同時,也要承擔提升網民網絡素養的責任。通過教育、宣導等途徑提升網民對媒介信息辨析判斷、運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