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上午,深圳召開2014年度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工作部署會。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呂銳鋒出席會議并講話。記者從會上獲悉,38家單位2013年度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均達合格要求,但考核結果體現了一定的差異性。
38家單位考核結果有差距
根據考核結果,被考核單位平均分為91.88分,最高分為95.43分(市機場集團),最低分為85.94分(招商港務),考核結果體現了一定的差異性。2013年度所有被考核單位未出現“評定為不合格”和“末位警示和誡勉”的情形。
根據考核得分排名等情況,經領導小組審核,區優秀單位為鹽田區和大鵬新區,市直部門優秀單位為市發展改革委和市財政委,重點企業優秀單位為市機場集團和市燃氣集團。
2013年度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對象包括10個區(含新區)、16個市直部門和12個重點企業;考核內容包括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資源節約、落實生態制度等方面。
資源能源消耗實現雙下降
記者從會上獲悉,2013年萬元GDP能耗為0.432噸標準煤,較上年下降5.12%,處于全國最低水平。用水總量下降3300萬立方米,萬元GDP水耗三年累計下降33.4%,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的167%,成為全國節水型示范城市。
其中,在節能減排成效方面尤為明顯,2013年全市全年化學需氧量6.13萬噸、氨氮1.03萬噸、二氧化硫0.82萬噸、氮氧化物9.77萬噸,分別較2012年減少33%、24%、21%、12%,其中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提前完成“十二五”減排目標,氮氧化物完成年度減排目標。此外,2013年全市新增綠色建筑380萬平方米、節能建筑1000萬平方米,全年可節電14.8億度。
深圳市民綠色福利持續提升,2013年PM2.5年均值為39.6微克/立方米,在全國大中城市中處于較好水平。2013年全市新建改造公園80個,完成3.56萬畝生態景觀林帶建設。
將重點整治大氣污染和水污染
為進一步完善我市生態環境,市人居環境委編制了《深圳市2014年度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實施方案》,重點整治大氣污染和水污染。
目前深圳大氣污染防治不容樂觀,2013年PM2.5年均濃度仍超過國家二級標準,且灰霾天數有所回升。記者了解到,深圳水污染形勢依然嚴峻。龍崗河、坪山河、觀瀾河等河流水質有所改善,但全市仍有173條河流處于黑臭狀態,其中茅洲河污染引發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注,并被廣東省掛牌督辦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