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早投資垃圾電廠的企業,1998年8月項目投產;
國內最早與浙大合作,進行產學研相結合,將流化床焚燒技術產業化的企業;
國內最早一批將垃圾發電當成產業做的企業之一
……
已在垃圾發電領域探索近20年的錦江集團無疑是垃圾發電行業的先行者。
“比別人先想到、先做到。“2014(第八屆)固廢戰略論壇”上,杭州錦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錦江集團”)總經理王元珞對“先行者”如此定義。她以“先行者的思考”為題,發表了飽含信念與激情的演講,并分享了在新常態下,錦江集團如何定位、如何轉型、如何走好未來之路等思考。
圖為:杭州錦江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元珞
先行者意味著什么?
“先行者不僅是先做,更應該有引領的作用。”
對垃圾焚燒產業的 “先行者”,王元珞認為應包含三方面的內涵:首先要是一個有目標、有理想、有愿景的企業,并對垃圾焚燒發電產業有一個正確理解和定位。錦江集團在1997年就將垃圾發電廠確定為未來的產業發展方向,成為錦江集團的主產業,并立志躋身全國前五名。帶著這種信念,在近20年的艱辛探索中,錦江集團堅守夢想,堅持先行,推動著中國垃圾焚燒發電的產業化進程。
同時,承擔引領作用的先行者還應擁有產業先進技術、優秀人才、卓越管理。王元珞介紹,錦江集團與浙江大學展開緊密的產學研結合,研究開發出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流化床垃圾焚燒,走出來一條適合中國垃圾焚燒的道路。
另外,作為先行者,還須在整個市場與產業的高度上,確定清晰的商業模式和戰略規劃。
新常態下的思考
新常態預示著新形勢,新形勢下有著新挑戰,新挑戰帶來新要求。在最高領導人宣布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之后,各行各業均面臨著新的挑戰與要求。
王元珞認為,新形勢下,我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解決環境問題越來越迫切,人民群眾對環境問題愈加不滿,“鄰避”現象也不曾消跡。而新環保法、新排放標準、新市場需求直接對企業提出更嚴格、更全面的要求。
思考一新形勢下,錦江集團如何定位?
王元珞表示,錦江集團仍將堅定走好、認真走好、踏實走好以垃圾焚燒發電為核心的固體廢棄物協同處理之路;堅定不移地做好流化床垃圾焚燒技術引領者的作用;堅定不移地學習各種技術,成為新技術的集成者、推廣者和實踐者。
另外,在E20環境平臺的倡導下,錦江集團還將堅定做藍色垃圾發電廠的踐行者。王元珞強調,未來的垃圾發電廠一定是高標準、資源化、近零排放、信息公開、環境優美、親民和諧的藍色垃圾發電廠,是讓政府信任、老百姓信服、企業自豪的垃圾發電廠。
思考二 新定位下,錦江集團如何轉型?
“在上述定位之下,錦江必須轉型。”王元珞表示,在產業轉型上,錦江集團將從專注于做垃圾電廠向以垃圾電廠為核心的固體廢棄物共同發展的“環保產業園”轉型。
她同時表示,企業轉型絕不僅僅是產業轉型,而是全方位的轉型。首先,觀念要轉型,垃圾焚燒電廠轉為藍色垃圾處理廠,焚燒轉為綜合處理與利用,垃圾轉為固體廢棄物,將承擔責任、保護環境作為第一要務;其次,技術要轉型,從專注做流化床技術轉為將各種技術結合,成為學習創新型企業;第三,管理要轉型,提升管理水平,運用現代化網絡技術推動精細化管理,更高效地管理企業。
思考三 轉型中,錦江未來之路如何走?
王元珞坦言,企業轉型絕非一時,更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在這種持續轉型之中,錦江集團的未來之路如何走?
“錦江集團不僅做先行者,還要繼續做好引領者。”王元珞表示,做企業猶如做人,錦江集團將以“信譽為生命”的理念努力走好未來之路,為中國環保事業貢獻力量。她還表示,未來是一個共同合作,共同發展的世界。錦江集團的文化也是一種合作文化,追求“為正則剛,有容乃大”、“發展共成,價值共享”,愿與大家共同發展,合力實現中國夢。
王元珞:比別人先想到、先做到
時間:2014-12-12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楊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