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一掃,即可免費申請加入
中國污泥處理處置戰略聯盟(335位水行業代表了)
新常態下,夢想如何照進現實?
作為固廢產業地圖中的B方陣(區域環境綜合服務集團)代表性企業,2013年,瀚藍環境實行并購戰略,收購創冠環保(中國)100%的股權,實現了從區域向全國的發展,從公用事業轉向了環境服務業。那么,公司是否可以進一步突破,躋身A方陣,成為重資產環境集團的一員?
在“2014(第八屆)固廢戰略論壇”上,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金鐸表示:“在未來如果不想進入第一方陣,對不起股東,對不起投資者,對不起員工。這條路肯定是艱辛的,但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現階段,我們更多的是踏踏實實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向著更好的目標前進。”
金鐸認為,新常態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更經得起考驗,為了承擔起這份責任感,瀚藍環境提出了破解垃圾圍城問題的“南海模式”——南海固廢處理產業園資源循環利用模式。
圖為: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 副董事長 總經理 金 鐸
前后多走一步,實現資源化利用
南海固廢產業園整個系統從垃圾焚燒電廠往前走一步,從垃圾轉運開始,布置了十個連鎖店一樣的垃圾轉運系統,同時進行中央集中控制,調動十個垃圾轉運站,很好地避免了垃圾收運過程中的灑落。餐廚垃圾處理、垃圾焚燒發電、污泥處理處置、滲濾液處理等工作完成后,又往后走了一步,開展燃氣業務,直接輸送到加氣站。“前后各多走了一步,整個循環就實現了資源化、系統化解決城市固體廢棄物問題的想法。”金鐸說。
規劃環保公園,實現親民利民
“我們還有一個理念,未來環境服務業應該是更具有親和力的,應該是和環境共融的。企業環境保護的資產的價值應該外溢,不僅僅局限在企業里面,所以我們在這個園區里規劃了一個環保公園。”金鐸介紹道,這個公園的規劃可以美化環境,讓垃圾焚燒廠成為公眾的娛樂場所,更重要的是,公園中布置了可以不斷與市民溝通的平臺。公司計劃組織周期性的環保宣傳教育活動,徹底改變居民對垃圾焚燒電廠的畏懼感,把居民變成自己的盟友,緩解鄰避效應。同時園區內規劃了環保科技教育基地和工業旅游景點,“我們試圖通過努力,在這個園區真正實現焚燒廠和社區的和諧。”
設立社會責任部,實現社區和諧
隨著公眾對環境要求不斷提高,政府對企業的監管也逐漸趨嚴,同時,公眾對企業也形成了一種極強的約束力。南海固廢產業園僅300米之外是一所學校,實現社區和諧面臨的挑戰更重。金鐸認為,這種情況下,環境企業更要苦練內功,勇于承擔責任。為此,公司成立了社會責任部,把垃圾焚燒作為一種社會責任來看待加強對外溝通。
同時,南海固廢產業園引進第三方監管考核與評分機制,每個月聽取第三方監管機構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增加了公司的可信度,同時也減輕了公司的管理壓力,使公司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經濟新常態要求我們從量優先到質優先轉變“,金鐸表示,瀚藍環境正在努力沿著藍色焚燒的思路往前走。
她坦言:“市場總是動態的,一個企業可能同時涉及很多的領域和不同的梯隊。一個企業總是要向前的,瀚藍也會努力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我們也愿意和環境界所有的同仁,社會各界一道,用最負責任的態度,用與自然最和諧的方式,來做改善我們中國環境的踐行者。”
相關閱讀:
E20研究院發布《中國固廢產業發展展望——面向未來五年的固廢產業戰略地圖(V1.1B版)》,將固廢領域分為A、B、C、D四大方陣,描繪出固廢領域四大方陣中45將(上市公司)可能的出處,繼續深化固廢領域未來五年后的產業格局、發展趨勢以及產業成長途徑,以推動固廢產業升級與轉型的發展趨勢。A方陣:重資產環境集團;B方陣:區域環境綜合服務集團;C方陣: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D方陣:裝備、材料生產制造商。
金鐸:從B方陣到A方陣,如何跨越?
時間:2014-12-12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成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