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明忠 | 性別:男
職務:黨委書記/總經理
職稱:高級工程師
單位:貴陽市供水總公司
擔任貴陽市供水總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貴陽北控水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中國水協理事;中國水協編輯出版委理事;貴州省水協副理事長;貴州省自動化學會第四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從事供水行業31年,是貴州水務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的代表人物之一。多年來,致身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全國多個重要刊物和論壇發表多篇學術性與實踐性兼具的論文,領導供水公司團隊創新管理,大膽實踐,使企業走出了持續虧損的怪圈,迎來了發展的生機。曾多次榮獲“貴州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青年科技骨干”稱號,是“中國城鎮供排水協會突出貢獻個人獎”獲得者。
大膽探索,領跑貴州水務創新改革。1、“筑巢引鳳”,圓滿完成企業股權從國有到多元化的重大歷史性轉變。從內部分析了發展所面臨的阻力。一是基本建設的長期貸款所帶來的債務包袱異常沉重。二是單一的融資渠道難于維系正常的生產營運。三是傳統機制造成的產權不晰與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相背離。為此,公司進行了一系列改革,2009年盈利128萬元,一舉實現扭虧增盈。2010年,在經過大量的調研與準備工作之后,公司引入戰略合作伙伴——北控水務集團,合資組建了貴陽北控水務有限責任公司,完成改制重組這一歷史性的重大任務。2、“四輪驅動”,調整產業結構,領導企業實現四年持續盈利。為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企業內部大力推進人事制度改革、財務制度等多重改革舉措的同時,確立了以“水”為中心,“四輪驅動”發展的新思路。一是爭取落實各項配套費;二是協調爭取落實二次供水價格;三是服務到戶,大力實施一戶一表工程;四是大力拓展其它產業。經過四年不懈努力,企業成功“破繭成蝶”。目前配套產業收入已超過主營業務收入(2014年工程收入約4億元,主業收入約3億元),企業從高達91%的負債率逐漸降低到30%,并連續四年盈利,經營收入屢創歷史新高,2010年至2013年,分別實現利潤150萬元、2753萬元、4083萬元和7338萬元,逐步探索出一條困難企業扭虧增盈、持續發展的新模式,成為水務行業改革創新成功之典范。
勇于嘗試,打造全新供水服務管理模式。立足于“供好水、服好務”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和“政府放心、市民滿意、員工高興、股東受益”的經營理念,帶領團隊不斷創新服務管理,逐漸走出了一條供水企業服務、管理新路。1、構建城市供水服務新模式。2014年,貴陽市提出了解決“用水難”的攻堅目標,作為主體單位,公司積極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要求,全面落實解決“用水難”的治標和治本工作,全年解決了73個用水“急”、“難”小區的用水問題,獲得了貴陽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也贏得了市民的良好口碑。2、推動貴陽市二次供水的規范化管理進程。通過努力,促成《貴陽市城鎮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管理辦法》于2014年1月正式施行,明確工程建設投資資金來源、產權權屬和設計、選材、施工等要求,規范了貴陽市二次供水管理,為貴州省二次供水管理提供了參考依據。3、探索“新型水務人”的員工教育培訓模式。針對當前供水發展的人才需求情況,在企業內部建立了“新型水務人”培訓機制。從思想引導、行為要求、理念灌輸、行動部署五個層面系統提升員工素質。并通過“校企辦學”模式的實踐,與貴州大學聯合辦學培訓給排水專業人才,目前已有91名職工參加了給排水學歷教育,為公司儲備專業人才,增強發展后勁打下了基礎。4、大幅提升了貴陽市的供水保障能力。為加強貴陽市的供水保障能力,先后組織實施南部水廠、金華水廠和老舊管網更新改造項目。金華水廠將于2014年底通水,老舊管網更新改造一期工程已于2014年11月全面完成,有效提升了城市供水的安全性和穩定性。5、推動貴陽市供水設施投入長效機制的建立。目前貴陽市開展水價調整和二次供水價格制訂等工作,擬通過建立供水價格良性循環機制、大型建設項目市政供水承載力專項技術論證評估等工作機制的完善,明確政府、供水企業、建設單位等各方投資主體職責,保障城市供水設施工程建設資金,確保城市供水設施建設投入常態化。6、首次在人民大會堂發布公司社會責任報告。繼2013年和2014年5月在貴州省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后,2014年7月,公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面向全國發布了首份社會責任報告,向社會公布了公司在2013年期間履行社會責任、經濟責任、員工責任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情況,誠懇接受社會監督。
職務:黨委書記/總經理
職稱:高級工程師
單位:貴陽市供水總公司
擔任貴陽市供水總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貴陽北控水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中國水協理事;中國水協編輯出版委理事;貴州省水協副理事長;貴州省自動化學會第四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從事供水行業31年,是貴州水務體制改革和科技創新的代表人物之一。多年來,致身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全國多個重要刊物和論壇發表多篇學術性與實踐性兼具的論文,領導供水公司團隊創新管理,大膽實踐,使企業走出了持續虧損的怪圈,迎來了發展的生機。曾多次榮獲“貴州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青年科技骨干”稱號,是“中國城鎮供排水協會突出貢獻個人獎”獲得者。
大膽探索,領跑貴州水務創新改革。1、“筑巢引鳳”,圓滿完成企業股權從國有到多元化的重大歷史性轉變。從內部分析了發展所面臨的阻力。一是基本建設的長期貸款所帶來的債務包袱異常沉重。二是單一的融資渠道難于維系正常的生產營運。三是傳統機制造成的產權不晰與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相背離。為此,公司進行了一系列改革,2009年盈利128萬元,一舉實現扭虧增盈。2010年,在經過大量的調研與準備工作之后,公司引入戰略合作伙伴——北控水務集團,合資組建了貴陽北控水務有限責任公司,完成改制重組這一歷史性的重大任務。2、“四輪驅動”,調整產業結構,領導企業實現四年持續盈利。為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企業內部大力推進人事制度改革、財務制度等多重改革舉措的同時,確立了以“水”為中心,“四輪驅動”發展的新思路。一是爭取落實各項配套費;二是協調爭取落實二次供水價格;三是服務到戶,大力實施一戶一表工程;四是大力拓展其它產業。經過四年不懈努力,企業成功“破繭成蝶”。目前配套產業收入已超過主營業務收入(2014年工程收入約4億元,主業收入約3億元),企業從高達91%的負債率逐漸降低到30%,并連續四年盈利,經營收入屢創歷史新高,2010年至2013年,分別實現利潤150萬元、2753萬元、4083萬元和7338萬元,逐步探索出一條困難企業扭虧增盈、持續發展的新模式,成為水務行業改革創新成功之典范。
勇于嘗試,打造全新供水服務管理模式。立足于“供好水、服好務”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和“政府放心、市民滿意、員工高興、股東受益”的經營理念,帶領團隊不斷創新服務管理,逐漸走出了一條供水企業服務、管理新路。1、構建城市供水服務新模式。2014年,貴陽市提出了解決“用水難”的攻堅目標,作為主體單位,公司積極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要求,全面落實解決“用水難”的治標和治本工作,全年解決了73個用水“急”、“難”小區的用水問題,獲得了貴陽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也贏得了市民的良好口碑。2、推動貴陽市二次供水的規范化管理進程。通過努力,促成《貴陽市城鎮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管理辦法》于2014年1月正式施行,明確工程建設投資資金來源、產權權屬和設計、選材、施工等要求,規范了貴陽市二次供水管理,為貴州省二次供水管理提供了參考依據。3、探索“新型水務人”的員工教育培訓模式。針對當前供水發展的人才需求情況,在企業內部建立了“新型水務人”培訓機制。從思想引導、行為要求、理念灌輸、行動部署五個層面系統提升員工素質。并通過“校企辦學”模式的實踐,與貴州大學聯合辦學培訓給排水專業人才,目前已有91名職工參加了給排水學歷教育,為公司儲備專業人才,增強發展后勁打下了基礎。4、大幅提升了貴陽市的供水保障能力。為加強貴陽市的供水保障能力,先后組織實施南部水廠、金華水廠和老舊管網更新改造項目。金華水廠將于2014年底通水,老舊管網更新改造一期工程已于2014年11月全面完成,有效提升了城市供水的安全性和穩定性。5、推動貴陽市供水設施投入長效機制的建立。目前貴陽市開展水價調整和二次供水價格制訂等工作,擬通過建立供水價格良性循環機制、大型建設項目市政供水承載力專項技術論證評估等工作機制的完善,明確政府、供水企業、建設單位等各方投資主體職責,保障城市供水設施工程建設資金,確保城市供水設施建設投入常態化。6、首次在人民大會堂發布公司社會責任報告。繼2013年和2014年5月在貴州省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后,2014年7月,公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面向全國發布了首份社會責任報告,向社會公布了公司在2013年期間履行社會責任、經濟責任、員工責任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情況,誠懇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