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8日“2015年博鰲亞洲論壇”上,中國的水土污染與治理問題再次成為關注焦點。在“水安全與土壤污染”的討論部分,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前副部長仇保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Jeffrey SACHS、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Stephen GROFF、非洲野生動物基金會CEO Patrick Bergin、羅馬俱樂部共同主席Ernst Ulrich vonWeizsäcker等中外環保人士都受邀參加了討論。東方園林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東方園林)董事長何巧女作為受邀嘉賓之一,在討論中提出了“以‘三位一體’對接‘河長制’,從根本上建立治理中國水土污染”的長效機制,獲得了與會嘉賓的普遍認可。
論壇現場
東方園林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何巧女
解決“九龍治水”問題,生態治污需“三位一體”
當前中國水土污染治理存在什么問題和誤區?多頭管理的行政管理體制與重治標輕治本的方法是會嘉賓共同反映的突出問題。結合其他嘉賓的觀點,何巧女指出,“九龍治水”依然是一個突出問題。“生態企業治污機制整合已經取得明顯的成效,政府依然停留在多頭管理的狀態,需要進一步整合。”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何巧女呼吁推廣浙江試行的“河長制”,落實各級政府管理部門的主體責任,優化政府管理機制。治理方法上應該大力推行“三位一體”的水生態綜合治理模式,“三位一體”對接“河長制”,才能讓中國的河流沒有污染。
據悉,“河長制”在2008年已由浙江省長興縣率先在水口鄉和夾浦鎮試行,至2013年底已在浙江省全面實行。“河長”按管理范圍分為高低不同等級,負責牽頭組織開展河道水質和污染源現狀調查、制定水環境治理實施方案、推動落實重點工程項目、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做好督促檢查,確保完成水環境治理目標任務。在解決了生態綜合治理的技術性難題后,“河長制”已成為政府管理的有效機制。
“三位一體”的綜合治理理念和模式是由東方園林開創,主要指水資源管理、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態修復、水景觀建設“三位一體”。在博鰲論壇上,王浩院士表示,“三位一體”將成為城市水生態治理的關鍵,這與水生態治理政策的要求如出一轍,生態治理需要系統性考慮。
目前,東方園林已經搭建了優秀的技術平臺。組建了生態景觀設計品牌集群,擁有近2000人的技術團隊,與國家級的研究機構建立了院士工作站,與眾多院士及科研人員深度合作,還與多所國內最優秀的大學建立了合資設計院;另外,東方園林還和全球生態環保領域的多個頂尖機構建立了合作,一舉整合了全球最先進核心技術資源,已經具備了治理污染的充分技術能力,并正在不斷研發更經濟、更便宜的治污技術方法。
“三位一體”對接“河長制”,從技術和管理兩個層面讓生態綜合治理落地
目前,被稱為“水十條”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已獲得國務院常委會通過,鐵腕治污將進入“新常態”。
何巧女就此指出,據《2013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五類和劣五類水質斷面比例分別為19.3%和9.0%,合計約占我國水資源的28%。在我國水資源稀缺的背景下,如能實現2017年基本消滅五類和劣五類水的目標,將創造巨大的價值。
“河長制、湖長制推廣到各個城市,企業端做好準備,政府端做好準備,實現消滅五類和劣五類水的目標,我是非常有信心的。”與會的王浩院士還就何巧女的觀點進行了補充,“一河一策”和“一湖一策”模式的開展,會針對每條支流的特點,分別制定治理措施和規劃,對消滅五類和劣五類水有巨大推動作用。
何巧女表示,東方園林為生態治理做了相應的組織變革和管理變革,從技術、團隊、保障平臺等進行了全方位的準備,要做“城市水生態治理的領導者”和“全球生態技術的整合者”,為“青山碧水藍天”重返我們的家園做最大的努力。
東方園林 簡介:
東方園林擁有北京東方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和東方園林產業集團,下轄生態、苗木、景觀、田園、文旅、置地及婚尚等七大業務板塊,實現了產業鏈縱向、橫向的高度整合,致力于“讓城市更生態、更美麗,讓生活更幸福、更美好”。
作為東方園林系景觀生態業務的管理總部,成立于1992年的北京東方園林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園林行業最早上市的企業,為全球景觀行業市值最大的公司。公司目前下轄生態、苗木、景觀三大業務板塊,致力于打造讓城市風景更藝術的城市景觀系統、讓城市郊區更和諧的美麗城郊系統、讓城市生態更平衡的城市水生態系統以及讓城市環境更宜居的苗木產業園。
東方園林:建言“博鰲論壇”,暢談水生態治理方式
時間:2015-03-31 13:55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任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