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国内精品视频免费,免费看a级毛片,国产第一页亚洲,www.精品国产,伊人久久婷婷,亚洲va在线观看,看国产毛片,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十一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每日2700噸污泥找到新出路(組圖) 廠內污泥減量處理+廠外無害化焚燒處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2-01  瀏覽次數:102
核心提示: 每日2700噸污泥找到新出路(組圖) 廠內污泥減量處理+廠外無害化焚燒處置
中國給水排水 云直播

2020年中國無廢城市建設及固廢資源化利用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大會

(原標題:每日2700噸污泥找到新出路(組圖))

 
80%脫水污泥。
80%脫水污泥。
30~40%脫水的污泥。
30~40%脫水的污泥。

廠內污泥減量處理+廠外無害化焚燒處置 助廣州終結污泥難處理的歷史

文、圖/ 廣州日報記者劉幸

早在2003年,市人代表劉蓮香等15人就提出了《關于解決污水處理廠所產生污泥再污染問題的議案》。到2013年,省政協委員陳日遠提交提案指出,廣州面臨污泥圍城的嚴重困境,每天約有一半的污泥找不到去路,建議破解污泥圍城的城市污泥處置問題。廣州致力解決污泥處理難題已有12年。

2014年底,廣州市府常務會審議通過了《廣州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廠內污泥干化減量工作方案》。廣州水務部門選擇了石井污水處理廠開展污泥處置試點工作:將污泥就地在污水處理場里干化,最終減量至30%~40%的含水率外運焚燒。

從2013年至今,時間又過去了2年,污泥圍城問題得到解決了嗎?廣州日報記者走進石井污水處理廠展開了調查。

囧狀:每日2700噸左右污泥或致二次污染“十一五”以來,我國高度重視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十二五”期間,國家又明確了在全國范圍內建設約3000座污水處理廠的規劃。在廣州,經過亞運前后的大規模建設,廣州市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量從上世紀80年代的零提升至當下的475萬噸/天。

不過,每個區甚至鎮都開始建成污水處理設施的大形勢下,廣州與中國其他城市一樣,污水處理廠缺少污泥處置配套設施。于是,大部分污泥只好選擇由第三方進行處置,污水處理廠將污泥脫水后外運出廠,采取有償服務的手段,將污泥委托給專門的污泥處置企業進行處置。

廣州475萬噸/天的生活污水處理,會產生污泥2700噸左右,由于這些污泥含水率高(80%左右),黏稠易發臭,運輸和處置困難。污泥處置不科學、污泥亂倒導致二次污染情況時有爆出。甚至在利益的驅使下,第三方企業隨意傾倒污泥的事件也常見諸于報端。

如2011年,廣州市白云區鐘落潭鎮白土村村民方運雙將其承包魚塘轉租給太和鎮石湖村村民譚耀洪。從當年9月1日起,譚耀洪用車輛運送并向魚塘傾倒惡臭污泥約110車共千余噸,經確認魚塘傾倒污泥環境污染損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共計409.7萬元。

“污泥處理是污水處理廠的‘老大難’,很多污水處理廠為了省事,就把這塊業務外包出去,不管你承包商有沒有相關資質,只要你能把污泥拉走,怎么處理我不管。”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馬德剛此前這樣分析。

《中國污泥處理處置市場分析報告(2013)》表明,我國污泥處置中填埋占比67%,堆肥12%,近18%去向不明,相當于超過80%的污泥并未得到無害化處理。廣東省污泥產業協會相關專家認為,污泥問題的解決已經迫在眉睫,然而國內大部分地區衛生填埋達不到國家相關標準,又沒有專業處理處置機構,污泥處理處置亂象叢生。

舉措:嘗試污泥“廠內減量+廠外焚燒”

早在2008年兩會,民進廣東省委提交大會的建議就指出,廣東污泥二次污染,源自全省污水處理進程中較為普遍地存在著“重水輕泥”的情況,較早期建設的污水處理廠大多將污水和污泥處理剝離,簡化甚至忽略污泥處理處置。

廣東“先污水,再污泥”分兩步走的處理處置模式,在發達國家中并不多見。發達國家污泥處理處置投資約占污水處理廠總投資的50%~70%,而根據《“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擬新增污水處理及相關投資額約4300億元,其中污泥處理和處置設施投資僅347億元,只占其中的8.1%,與國際趨勢相差甚遠。

廣東省環保廳2013年底答復政協委員陳日遠提案答復中表示,總體而言,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依然滯后于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如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區核心城市污泥處理處置能力明顯不足,環境壓力巨大。而且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水平整體不高。盡管廣東已建成水泥窯洞協同處置、污泥堆肥制肥造速生林有機肥、污泥制清潔燃料、電廠余熱干化、污泥制磚等項目,但總體綜合利用項目規模不大,技術水平不高,處理率不高,全省尚有40%左右的污泥不得不進入垃圾填埋場處置。

“先污水,再污泥”一個后果是,廣州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必須外運處理。中科院有污泥處理專家向記者表示,這種污泥長途運輸外地處理模式不好,因為跨區域運泥,污泥路上或許就不見了。而行政管轄區域的限制,讓監管難以順利實施,責任主體難以準確界定。“最好污泥就地處理。”中科院這位污泥處理專家說,廣東應因地制宜地建設一批城市污泥處理設施。就像城市污水處理廠和公園建設那樣,城市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是現代化城市的一項基礎設施,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不是把污泥外運其他城市就沒事了。

面對各界的呼吁,2013年開始,廣州水務部門選擇了石井污水處理廠開展污泥處理處置試點工作:將污泥就地在污水處理場里干化,最終減量至30%~40%的含水率后委托國有企業外運焚燒。

成效:污泥含水率成功降至30%~40%

廣州此次嘗試的考核相當嚴苛。記者了解到,為了對石井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試點工作進行嚴格審查,廣州市水務局專門成立了“廣州市固體廢棄物處理工作辦公室污泥處理專責工作組”。項目由預中標的企業墊資先行建設;試運行之后,由專責工作組開展為期三個月的考核,范圍包括土建、設備、含水率、PH值、重金屬、污泥(總量)減量比、大氣、噪音、固廢、廢水、處理量等4大類共10項指標。

怎么嚴格呢?記者了解到,以最核心的含水率為例,試點企業要想取得合格成績,得在90天內保證出泥含水率介于30%~40%之間。依據第三方檢測報告,含水率超標不得高于5次,否則判為不合格。一旦不合格,干化設備得由墊資企業自行拆除,不能領取一分錢的報酬。

經過90天由第三方完成的檢測報告,記者看見,項目運行的10項指標均合格,并在考核評估表上均有簽名確認。一年半的實踐結果顯示,石井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減量后為原來的含水率80%污泥體積的1/3左右,污泥外觀類似泥土,在廠區內沒有臭味。

此外,干化后的污泥會被送往附近的國有電廠和國有水泥廠進行焚燒。從污泥廠到電廠或水泥廠的“兩點一線”指定運輸及定點稱量計費,減少了中間環節,明確責任分配,也有利于政府部門的監管。

日產2700噸污泥

去哪兒了?

以前:污水處理廠產生2700噸污泥(含水率80%)第三方污泥處理公司運出廠外填埋或堆肥污泥可能“失聯”,被偷排到河道、山溝等偏僻處。

現在:污水處理廠污泥減量至含水率30%~40%運往指定的水泥廠或電廠焚燒。

點評

污泥干化

終結處理難歷史

成功將石井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含水量降低至30%~40%之后,為解決廣州每日2700噸污泥找到新出路。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杜成銀分析指出,污泥含水率大于40%臭氣比較明顯,但低于30%后,粉塵濃度急劇升高,生產運輸過程中可能存在爆炸威脅;廣州市下游污泥處置企業(如熱電廠、水泥廠等)一般對接納污泥的含水率要求亦為30%~40%之間。因此污泥含水率降至30%~40%不僅能較好地解決臭氣問題,同時便于運輸及后續處置。


廣州這一處置路線能否為省內其他城市模仿推廣?杜成銀指出,不同城市的污泥成分不同,能夠協同處置污泥的條件也不同,比如,有的城市就沒有水泥廠無法進行焚燒處理。廣州樣本僅僅是一個開始,廣東省要將污泥問題徹底拔出,還需繼續探索。

水務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廣州市區附近一家電廠的一臺爐每天可以解決300~500噸的干化污泥(含水率30%~40%),廣州污水處理廠出廠污泥(含水率80%)每天在2700噸左右。若經過場內干化熱穩定處理后的污泥總量全市每天只有900噸左右。所以,減量以后,通過焚燒就能在廣州本地處理完所有的污泥。
 

每日2700噸污泥找到新出路(組圖)

  來源: 廣州日報(廣州)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连县| 永寿县| 甘谷县| 临海市| 青冈县| 临颍县| 定兴县| 元氏县| 吴川市| 长乐市| 富裕县| 阿荣旗| 吴堡县| 铁岭市| 常德市| 玉溪市| 梅河口市| 且末县| 阳新县| 册亨县| 壶关县| 连城县| 威宁| 平南县| 林芝县| 大余县| 广州市| 稻城县| 邵东县| 保靖县| 宁强县| 宁夏| 龙海市| 鱼台县| 开原市| 金秀| 宣威市| 拉萨市| 凤凰县| 邳州市| 疏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