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信公眾號“長安街知事”
最新消息:北京女干部黃艷任住建部副部長。
黃艷擔任北京規劃委主任近10年,是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市政府組成部門正職領導中第一位無黨派人士。

由于工作關系,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與黃艷多有接觸,她著裝十分簡樸,幾乎從不戴配飾。平日里,她經常在單位加班,委里的工作人員常常能夠在食堂看見她的身影,她與大家一樣端盤子排隊打菜,吃的也很簡單,多是醋溜土豆絲這樣的素食。
在黃艷的辦公室里,保留著她上學時做的筆記,尤其是建筑設計方面的專業筆記,工工整整記了幾十大本,如同板書一般。而用來記錄的筆記本,竟然有她小學時獲獎的獎品。
黃艷酷愛運動,每次到外地開會,她都會早早爬起來跑幾圈。平日如無特殊安排,她則很少用車,堅持步行上下班。同時,她還是一位古典音樂愛好者,抽空會去聽音樂會。
2014年2月25日和26日,習總來北京視察工作,陪同的北京干部中就有黃艷,她向總書記介紹了北京的城市規劃情況。![]() 1
|
作為黨外代表人士,黃艷經常受邀為重大政策出臺建言獻策。去年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征求對“十三五”規劃的意見建議,習總作了重要講話。在參會人員中,除了羅富和、陳曉光、馬培華、劉曉峰等黨派中央領導之外,黃艷也在其中,并被新華社公開報道所提及。
曾在國外深造的背景給黃艷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1994年,黃艷獲得比利時魯汶大學碩士學位。畢業時,黃艷的碩士論文“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住宅發展歷程”得了A。多年后,她的這篇論文依然存放在魯汶大學的系資料館中,并經常被作為資料引用。回國后,黃艷將從國外學到的先進理念和方法運用到規劃實踐當中。
參加工作后,黃艷還曾赴美國哈佛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國外生活的經歷,使黃艷練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語。北京市規劃委一官員介紹說,在參加一些國際會議的時候,黃艷經常不用翻譯。北京申奧時,國際奧委會的官員來京考察,黃艷邊講解邊翻譯,得到了奧委會官員的贊賞。不過這也增加了她的工作量,在每天工作到很晚的情況下,第二天早晨還要4點起床,準備匯報材料。
熟悉黃艷的人都說,她身上的學者范很足,是一名技術型官員,黃艷也很喜歡別人這樣評價她。她將每一次工作都視為自己拓展視野、增長見識的機會。去年底,家住朝陽區的袁先生因房屋征收問題,將市規劃委作為第一被告起訴至朝陽區人民法院,黃艷出庭應訴。
長安街知事了解到,這是她個人主動要求出庭應訴的。做最后陳述時她表示:此次出庭是一次很好的法律學習機會,所有參加庭審旁聽人員都收獲很大。
近一段時間,關于推廣街區制、逐步打開封閉小區和大院的討論頗多,中央已經出臺了明確規定。事實上,早在幾年前,黃艷就已對這一問題有所思考,當時北京規劃部門和相關設計院進行了全面摸底,準備從規劃和土地出讓階段就“打散”大院,借助支路緩堵。現在看來,黃艷和她的團隊是頗有前瞻性的。
去年,黃艷參加廣播節目市民對話“一把手”。節目一開始,主持人就說“要給黃主任點一個贊”。原來,9年來,每年的市民對話一把手節目,黃艷都沒有缺席,可以得一個全勤獎。
在北京市的政府部門正職中,除了黃艷之外,還有科委主任閆傲霜和金融局長王紅兩位黨外人士,巧合的是,這兩位也是女干部。
作為黨外干部被重點培養,黃艷曾充滿感激地回憶:“一方面,參加工作后,我從國外學到的一些規劃理念和規劃方法都很快運用到規劃實踐當中,領導也總是為我推動規劃領域的改革開綠燈,使我制定的一系列規劃及相關政策取得突破,對我以后負責規劃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另一方面,大家也不斷給我壓擔子,敦促我不懈怠地進步成長。”
近一段時間,中央部委接連選用了一批黨外專家型人才進入領導班子,比如環保部副部長黃潤秋來自九三學社、審計署副審計長秦博勇來自民建、國土部副部長曹衛星來自民盟,同黃艷一樣,他們都是在地方工作多年后,被選調至中央任職的,多為“60后”,前景看好。
來源:財經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