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碳中和運行已成為未來污水處理的核心內容,這就使得剩余污泥將成為潛在的能源載體物質,需要以增量方式去獲得,從而徹底改變污泥是污水處理過程中的一種“負擔”、需以減量方式使之消滅的現行觀念。的確,具有足夠的剩余污泥量方能保證其在厭氧消化過程中轉化為碳中和運行的自給自足所需能量。為此,歐美等國家通過COD內源截留與外源挖潛方式最大限度地去實現“污泥增量”。在內源截留方面,可對進水COD實施前端濃縮或篩分,但僅限于高負荷COD進水情況。針對我國市政污水COD普遍偏低的情況,前端濃縮或篩分COD似乎并不適用,應尋求與廚余垃圾等市政有機固體廢棄物共消化方能實現“污泥”增量的目的。其實,污水處理碳中和運行的關鍵并不存在技術障礙,主要受限于政府的宏觀環境政策。只要政府高瞻遠矚,予以政策支持、甚至是財政補貼,才能真正與國際接軌,觸動污水處理行業朝著碳中和方向邁進,從而獲得被普遍看好的綜合環境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