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伊士攜手NK公司開展壓載水處理合作彰顯對保護海洋的承諾
國際海事組織(IMO)于9月8日通過《壓載水管理公約》,壓載水處理市場將由此進一步擴大。蘇伊士正在擴展其在壓載水處理行業的業務,與該領域的領先跨國企業NK有限公司簽訂了一份為期五年的合作協議,向其壓載水處理系統供應臭氧發生裝置。
壓載水在船舶業被用作維持船只的平衡、穩定與結構完整。船只在港口和公海裝載操作期間注入與排放壓載水。壓載水管理是一項重大的國際性生態挑戰,因為其中包含成千上萬種的水生物(細菌、微生物、藻類和動物),這些對海洋棲息地和大洋水體構成重大威脅。
為應對這一威脅,國際海事組織起草了一份公約1,作為壓載水處理領域現行監管的依據。公約將于2017年9月8日正式生效,要求國際海事組織的52個成員國為其船隊配備壓載水處理系統,從而將有害水生物和病原體的轉移降到最低。到2020年,將有4萬多艘船只配備壓載水處理系統。
蘇伊士和總部位于韓國的NK公司簽訂了一份為期五年的全球合作協議,旨在這個前景無限的全球市場中抓住機遇。雙方已聯合開發出一項使用臭氧發生裝置來處理壓載水的創新技術并完成了400套的銷售量,而該協議將進一步強化雙方的合作。
通過此協議,蘇伊士再次表明其通過提供務實的解決方案以限制海洋污染的決心。蘇伊士擁有創新的臭氧技術和廣泛的壓載水處理經驗,并且于2010年在中國天津投資建設了現代化的制造基地。與NK公司的合作將發揮兩家公司在技術專長、設施與商業平臺的協同效應。雙方均預期壓載水市場需求會顯著增長,將致力通過研發加大對技術的投入和升級,以滿足壓載水處理日益增長的需求。
-------------------------
1 《船舶壓載水及沉積物控制和管理國際公約》
蘇伊士
我們正處于資源變革的黎明。面對著全球人口的迅猛增長、快速的城市化和天然資源的短缺,保護、優化和再利用資源對我們未來的社會至關重要。蘇伊士集團 (Paris: SEV, Brussels: SEVB)向9,200萬人提供飲用水,向6,500 萬人提供衛生服務,向近3,400萬人提供廢棄物收集服務,每年回收1,600萬噸的廢棄物, 通過廢轉能業務生產5,855吉瓦時的再生能源。蘇伊士集團的業務遍布全球五大洲,擁有82,530 名員工,是資源可持續管理的重要一員。集團于2015年的總營業額達151億歐元。
蘇伊士亞洲
蘇伊士在早于60年前就已為東南亞提供水務及固廢資源管理服務,繼而擴展至中國的發展也逾四十年。集團與各地的合作項目超過50個,旗下的9,500名員工不斷努力為當地政府機構、工商企業客戶提供創新的、合適的解決方案,以應對氣候變化和確保資源的可持續管理。飲用水方面,在亞洲建立了420多座水處理廠和污水處理廠并為2,000萬人口提供飲用水服務,在澳門運營著中國水務行業的第一個PPP項目;固廢方面,集團是香港固廢處理的領導企業;工業園服務,集團為中國11個化工園區或經濟開發區提供專業環境管理服務。2015年,集團在亞洲錄得業務收入逾11億歐元。
NK有限公司
NK有限公司是韓國最大的高壓氣缸生產企業,同時也是壓縮天然氣與工業氣體儲藏與運輸、滅火系統、船用壓載水處理系統等領域的高科技提供商。NK有限公司前身為南洋工業有限公司。公司創立于1980年,總部在韓國釜山,在韓國與國外均建有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