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項面向未來污水處理節能技術的評估報告(4):技術綜合評述
第四期:十八項技術的綜合評述
2015年,美國水環境研究基金會WERF、國際水協會IWA以及紐約州能源研究與發展局NYSERDA聯合發布了一份名為Assessment of Technology Advancement for Future Energy Reduction的報告。這份報告對18個專項技術領域進行了評估,評估內容包括其技術成熟度、對行業產生的影響以及推廣應用潛力等方面。這份報告將18個專項技術領域劃分為了三大主題進行評估分析,IWA微信公眾號在前兩周用三期內容對這三大主題進行了介紹。在第四期中,我們將在為大家帶來這份報告對這十八項技術的綜合點評和比較,分析這些技術的成熟度、取得進展的時間節點估計、能量影響的大小和投入到北美地區現有污水處理廠的預期可行性等。
1、技術成熟度
2、技術成熟度與能耗影響度對比
除了技術成熟度之外,技術評估組的專家們還使用了一個叫能耗影響度的復合指標來對這些技術進行對比分析,以判斷它們對行業的潛在影響力。能耗影響度反映的是產品的適應性、生產規模和節能減排量。但是,這一指標并不是對節省量的精確評估,而是一個綜合估算指數。
下圖是基于上述標準,結合了專家們對每項技術的意見后作出的綜合評估。評估結果顯示主流短程脫氮(如主流厭氧氨氧化工藝)和主流厭氧處理將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對污水處理行業的節能減排產生最深遠的影響。
3、經濟效益與能源效益
報告問卷調查的最后一部分是對十八項技術潛在經濟適用性和產能效益的的評估。盡管專家們的反饋意見分歧較多,而且只是對未來資本支出和運行成本的高度估算,但這一評估已經給大家提供了對這些技術經濟性的較深認識。
這個評估標準里,那些適用于新建項目或者使用期滿后的改造項目被認為需要更長的實施時間,因為污水廠一般的壽命都較長,新建項目不會那么容易地得到頻繁開展。除了經濟效益之外,專家們還對這些技術的能源效益進行了評估。能源效益評估的是某項技術對整個污水廠能耗減排的影響,而不是將其與現有常用工藝的能耗進行對比。專家們指出如果不考慮對其他污水資源回收廠在運行和脫氮除磷方面的要求,這種對單一工藝的能源影響估算是很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