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發布《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技術目錄》的通知 |
|||
|
|||
各有關單位: 根據《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7年重點任務分解》的要求,北京市科委與北京市水務局共同組織有關單位整理出27項技術,這些技術均較為先進成熟,已在實際工程應用,治理效果穩定、經濟合理可行,具有較好示范價值。 現將編制的《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2017版)予以發布,鼓勵應用推廣。 附:《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2017年版.doc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北京市水務局 2017年4月19日 |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發布了《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技術目錄》(2017版)。根據《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7年重點任務分解》的要求,北京市科委與北京市水務局共同組織有關單位整理出27項技術,這些技術均較為先進成熟,已在實際工程應用,治理效果穩定、經濟合理可行,具有較好示范價值。詳細如下:
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
(2017年版)
第一部分 技術目錄
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
第二部分 技術介紹
技術編號 1
技術名稱
厭氧氨氧化高效生物脫氮技術
技術依托單位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適用范圍
適用于高氨氮廢水的生物脫氮,如污泥消化液、畜禽養殖廢水、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化肥生產廢水、制藥廢水及釀酒行業等生產廢水,尤其適用于高氨氮低C/N比廢水處理。
技術內容
一、基本原理
厭氧氨氧化是指在厭氧條件下,厭氧氨氧化菌直接以為NH4+電子供體,以NO3-或NO2-為電子受體,將NH4+、NO3-或NO2-轉變成N2的生物氧化過程。較傳統脫氮技術相比,不需投加碳源,可節省曝氣電耗60%、減少占地30%、節省建設費30%、節省運行費40%、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90%以上,是高氨氮廢水處理的革命性替代技術。該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的核心工藝為厭氧氨氧化技術,同時耦合短程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厭氧產甲烷等技術。
二、工藝流程
該技術的核心工藝為厭氧氨氧化工藝,根據進水有機物的濃度及排放標準要求可優化厭氧氨氧化單元之前的預處理單元與之后的深度處理單元。預處理單元主要去除進水中的COD、SS等污染物或回收進水中蘊含的能源及物質,進水中高濃度可生物降解有機物可采用厭氧生物處理工藝去除,進水中的SS可采用沉淀工藝去除。經過厭氧氨氧化處理后,部分指標不能達到排放標準,需要通過深度處理單元進行去除,可采用曝氣生物濾池、高級氧化、納濾、反滲透等工藝。
三、關鍵技術
短程硝化穩定控制技術
菌種生產性富集和培養技術
功能微生物群落變化定向調控技術
厭氧氨氧化工藝快速啟動技術
多種生化反應速率精確調控技術
溶解氧與pH精確監測和控制技術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該技術充分發揮厭氧氨氧化工藝高效脫氮的特點,在生物處理系統中培養、富集短程硝化菌與厭氧氨氧化菌,在不投加外碳源的基礎上,TN去除率>85%,降低曝氣能耗。
技術來源和知識產權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從2006年開始從事厭氧氨氧化技術研發,是我國最早從事厭氧氨氧化技術研發的企業,歷經十余年的研發與應用研究,厭氧氨氧化關鍵技術研究和技術應用均取得了多項重大突破,包括:成功實現了生產性規模的厭氧氨氧化菌富集和純化,開發了“顆粒污泥”與“生物膜”厭氧氨氧化菌培育技術,厭氧氨氧化菌純度達到90%以上;厭氧氨氧化工藝系統總氮去除率穩定達到85%以上,氨氮去除率95%以上,總氮去除負荷最高達10kg/m3˙d;厭氧氨氧化工藝的啟動時間縮短至3個月(原厭氧氨氧化工藝啟動需2-3年)。北京城市排水集團在上述領域的科研與應用研究,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獲發明專利2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2012年獲北京市水利學會“水務特等獎”,2014年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示范應用情況
2013年北京城市排水集團將自主研發的厭氧氨氧化技術應用于北京市高碑店污水處理廠污泥消化液處理,建成了國內第一個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厭氧氨氧化菌工程項目,工程設計規模500 m3/d。
2014年建設并運行了國內第一個厭氧氨氧化垃圾滲濾液處理工程,2015年建設總設計處理規模16400 m3/d的污泥消化液厭氧氨氧化處理工程,是世界上總體量最大的厭氧氨氧化處理污泥消化液工程,項目全部調試啟動后,將進一步加快我國污水厭氧氨氧化脫氮技術的發展步伐,推動我國污水處理脫氮技術全面革新。
典型案例
湖北垃圾滲濾液厭氧氨氧化工程于2014年建設,2015年調試啟動并正式運行,無外加碳源,降低曝氣能耗30%以上,是國內第一座垃圾滲濾液厭氧氨氧化工程。工程投產削減垃圾填埋場污染物排放總量,為改善丹江口地區重點流域的水體環境做出貢獻。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柏林鎮西部垃圾填埋場
聯系人:楊岸明,電話:010-67778815。
技術推廣前景
“十二五”開始氨氮成為國家限制性的排放指標。傳統硝化與反硝化工藝處理高氨氮工業廢水,存在建設和運行費用高、易產生二次污染等弊端。厭氧氨氧化生物脫氮技術和成套化設備的開發,為高氨氮工業廢水的處理提供了新途徑,建設和運行費用可分別降低20%、35%以上。這一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從根本上改變了現有的污水脫氮工藝,為削減北京市及全國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和改善重點流域的水體環境提供技術保障。
聯系方式
聯系單位: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聯 系 人:韓曉宇
電 話:010-67778815
傳 真:010-67770881
E-mail:anmyang@sina.com
地 址: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路甲1號
郵 編:100124
技術編號 2
技術名稱
SMART-PFBP多級生物接觸氧化技術
技術依托單位
北京桑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適用范圍
適用于農村、居民小區、社區、醫院、賓館、學校、部隊營房、別墅區等生活污水。
技術內容
一、基本原理
SMART-PFBP多級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由多個罐體串聯而成,罐體內填充仿水草生物填料,采用多級處理,推流式反應,逐級降解污染物,各級形成不同功能的優勢菌群,充分發揮不同種類菌群間的協同作用,從而大大提高污水處理效率。
二、工藝流程
來自化糞池的生活污水由排水系統收集后,進入污水處理站的格柵井,經人工格柵去除較大的懸浮物及顆粒雜質后進入調節池,進行水量水質調節,再由提升泵送至第1處理單元內,依次流經第2處理單元、第N處理單元。在處理單元內,通過生物填料上面的厭氧、缺氧、好氧微生物等的生化反應,在去除有機污染物的同時,實現同步硝化和反硝化,達到脫氮除磷的目的。通過多級生化處理后的水進入澄清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當出水要求達到一級A標準或是更高標準時,可增加生化處理單元,進而增大水力停留時間,達到進一步降低污染物的目的。同時,在澄清沉淀池后設置石英砂過濾器,沉淀池上清液經自吸泵輸送到石英砂過濾器進一步除掉懸浮物等污染指標,從石英砂過濾器出來的清水經紫外消毒儀處理后達標排放。通過上述處理單元,出水可穩定達標排放。
由人工格柵截留下的雜物定期清掏外運,澄清池底部的污泥用污泥泵排到污泥池,污泥池中的上清液自動回流到調節池,底部污泥厭氧消化后濃縮,定期抽吸外運。
三、關鍵技術
活塞流生物膜技術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SMART-PFBP多級生物接觸氧化技術,由多個玻璃鋼罐體串聯而成,便于運輸。罐體內填充仿水草生物填料,比表面積高達6500m2/m3,具有吸附能力極強、掛膜快、生物膜發育良好的特性。設備分級串聯,通過逐級降解污染物,從而大大提高污水處理效率。出水主要指標達到一級B、一級A或更高標準。該技術曝氣風機采用間歇運行的方式,罐體內好氧、缺氧、厭氧交替進行,即提高了污水處理效果,又降低了能耗,噸水電耗約0.4度。
技術來源和知識產權
本技術為北京桑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先后申請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
(1)《村鎮污水處理系統及方法》,專利號:ZL201410128815.8;
(2)《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專利號:ZL201521066620.1;
(3) 《一種新型多級生物接觸氧化地埋設備》,專利號:ZL201521091513.4;
(4)《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專利號:ZL20152 1080569.X;
(5)《一體化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專利號:ZL201520095298.9;
(6)《一種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專利號:ZL201521066644.7;
(7)《分散式污水處理系統及其處理方法與控制方法》,專利號: 201610966075.4。
示范應用情況
典型案例
北京姚辛莊村污水處理項目是首都副中心村級治污第一完成項目,位于通州區馬駒橋鎮姚辛莊村,服務人口2435人,處理水量250噸/天,項目占地220平米,由北京桑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運營、移交(BOT)。特許經營年限15年,工程總投資200萬元,折合噸水投資8000元。工藝采用SMART-PFBP多級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出水水質執行北京市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11307-2013)B標。該項目2016年1月15日建設完成,項目運行至今一直達標排放。
項目地址: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鎮姚辛莊村
聯系人:魏維利,電話:18310231036
技術推廣前景
目前該技術已經在北京、四川、貴州、重慶、湖南、福建等地實際應用,設備出水執行一級B、一級A、北京市地標B不等。設備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實現無人值守,運行成本低,獲得客戶一致好評。目前,經過研發團隊不斷的技術改進與創新,該技術愈加成熟、穩定。目前,國家正在大力發展農村污水以及黑臭水體治理工作,該技術在以上兩項工作中,將有大量的應用,預計到2020年,至少將有600多個農村污水或者黑臭水體點源治理項目應用該技術。
聯系方式
聯系單位:北京市桑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聯 系 人:魏維利
電 話:18310231036
傳 真:60503674
E-mail:18310231036@163.com
地 址: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鎮環宇路3號桑德集團
郵 編:101102
技術編號 3
技術名稱
VFL垂直流迷宮技術
技術依托單位
北京中斯水靈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
適用范圍
適用于中小城鎮、鄉鎮、村莊、鉆井平臺、景區、度假村、高速公路服務區、火車站、汽車站、碼頭等生活污水處理,屠宰廢水、養殖廢水、食品廢水、釀酒廢水、印染廢水等行業廢水處理。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適用處理規模為900升~100立方米/天,混凝土式污水處理廠適用處理規模為100立方米~50000立方米/天。
主要技術指標和參數
一、基本原理
VFL技術結合了IC、ABR和USSB反應器的特點,是新型高效厭氧反應器,其結構比IC簡單,負荷比ABR高。VFL技術不是簡單地將厭氧、缺氧、好氧相結合,而是從池型結構和運行管理不斷進行優化,為污水處理所需要的微生物創造出最有利的生理活動環境,馴化出新型特種微生物群落,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1-厭氧、缺氧區-垂直迷流宮結構;2-好氧區;3-沉淀區;4-內部循環;
5-污泥回流; 6-管式微孔曝氣器; 7-排水槽
VFL工藝示意圖
1)厭氧缺氧區結構上采用垂直流迷宮式結構,多個向下流和向上流污泥床間隔串聯。其中向上流的分格內,向上流速使污泥形成懸浮污泥床,少部分污泥隨水流入下一格,大部分污泥留在該格內,這一結構使厭氧缺氧區內保持較高的污泥濃度(在7000-8000mg/L)。同時,該結構在相同池容的條件下最大限度地延長了厭氧缺氧區的流程,避免了污水在反應池中發生短流,使污水與微生物充分接觸混合,延長有效反應時間,提高了污水處理效率和抗沖擊能力。
2)系統設置了不同于傳統A2O工藝的混合液和污泥回流,反應流程如下:
VFL組合池反應流程圖
沉淀區泥斗內的活性污泥一部分回流到缺氧區前端,這部分污泥帶有溶解氧,同樣由于垂直流結構的特點,水流至缺氧區第二、三格,溶解氧濃度迅速下降,反硝化在較長的缺氧流程中進行非常徹底,并可充分利用污水中的碳源(BOD5),其反硝化速率遠遠高于依靠內源呼吸作用進行的反硝化。
VFL工藝具有獨特的污泥循環路線。沉淀區泥斗內活性污泥一部分用于反硝化,另一部分回流到好氧區,好氧區混合液排入污泥區,再溢流至厭氧區,這種流動使污泥能夠保持活性。污泥在好氧區處于低負荷的完全混合式反應區,微生物處于活性較低的狀態,進入污泥池后逐漸進入內源呼吸狀態,在自代謝的過程中實現污泥減量化。
二、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如下:
三、關鍵技術
(一)厭氧缺氧區的垂直流迷宮技術
(二)微孔曝氣(膜式擴散器)技術
(三)氣提回流技術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VFL技術的出水可穩定達到北京市地標《城鎮污水處理廠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11/890-2012的B標準(COD≤30mg/L、NH3-N≤1.5mg/L、TN≤15mg/L、TP≤0.3mg/L,SS≤5mg/L)。
技術來源和知識產權
本技術為北京中斯水靈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引進歐洲VFL公司技術。自從2013年該技術引進中國,已陸續建成泉州蘇坑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20噸/天)、北京昌平區北流村污水處理站(500噸/天)、安徽壩鎮污水處理廠(1000噸/天)、湖州童裝產業園廢水處理廠(15000噸/天)等17個污水處理工程。所有項目從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到運營階段,均由我公司獨立完成,已完全實現國產化。
VFL技術已獲得在國際上獲得多項專利,獲得專利號EP1919833的專利保護。VFL技術先后獲得的多項國際專利及認證分別為:
(一)歐盟專利,專利號EP1919833;
(二)國際專利,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專利號WO2012/154135 A1或EP2707334A1;
(三)澳大利亞專利,專利號5067-2005;
(四)德國 PIA認證,德國DIBT認證,法國VEOLIA認證。
示范應用情況
2013年至今,VFL技術在北京、安徽、福建、湖南、湖北等省市共建成17個污水處理工程,在建42個污水處理工程,主要建設工程運用名錄如下表所示。
典型案例
工程名稱: 北京市昌平區流村鎮北流村生活污水處理站工程 (500m3/d)
項目來源:北京市昌平區水務局
項目實施:本工程2014年4月開工建設,于2014年7月建成并投入運行,主要工程內容包括:化糞池、提升泵井、VFL組合池等的土建工程、安裝工程及設備采購,工程占地面積為480m2。
技術經濟指標:工程總投資為630萬元,資金來源為政府投資,工程運用成本為0.8元。(包括人工費、電費及藥劑費)
實施效果:出水可穩定達到北京市地標《城鎮污水處理廠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11/890-2012的B標準(COD≤30mg/L、NH3-N≤1.5mg/L、TN≤15mg/L、TP≤0.3mg/L,SS≤5mg/L),工程的實施保障了北流村生活污水的達標排放,改善了當地水環境。
工程地點: 北京市昌平區流村鎮北流村
聯系人: 黃赟芳
聯系電話: 010-53350389 /13426469669
技術推廣前景
中斯水靈成立于2013年7月,VFL技術的運用于污水處理廠站建設的規模,從2014年的700噸/天、2015年的7900噸/天,2016年的21170噸/天發展到目前(2017年3月)在建26000噸/天,VFL技術在國內的運用呈現了一種逐年翻倍的增長趨勢。當前我國尚有4萬個鄉鎮、68萬個行政村的污水處理率只有28%和8%,空白市場潛力巨大;且已完成的村鎮污水處理工程,75%以上執行的是一級B排放標準,在2020年前,污水處理改造升級市場潛力巨大。我司將以北京為大本營,各區域后期通過PPP、EPC、BOT等多種模式與政府和大型國企(北控水務、中環保水務、中節能水務發展等)實現區域業務拓展,預計到2020年,VFL技術在國內的年工程建設規模將達到15萬噸/日以上,實現污水處理總規模達到45萬噸/日。
聯系方式
聯系單位:北京中斯水靈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
聯系人:黃赟芳
電 話:010-53350389 /010-53350395
傳 真:010-82102615
E—mail: huangyunfang@vfltec.com
地址:北京市中關村南大街6號中電信息大廈4層
郵編:100081
技術編號 4
技術名稱
強化低耗型UCT污水處理技術與裝備
技術依托單位
中國通用機械工程有限公司
適用范圍
適用村鎮分散型生活污水處理、分散工業點源污水處理、餐飲污水處理、畜禽養殖污水處理等領域。
技術內容
一、基本原理
強化低耗型UCT技術集成裝備通過耦合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污水處理工藝,實現高效脫氮除磷和穩定運行。其中厭氧單元對污水和回流污泥混合液進行釋磷和降解低分子有機物;缺氧單元有機物為碳源,利用混合液回流帶入的硝酸鹽進行反硝化脫氮;好氧單元實現有機污染物高效去除,進行硝化反應和磷的過量吸收;最后通過沉淀池泥水分離,將富磷污泥排出處理系統,從而實現高效脫氮除磷。可以實現系統出水水質穩定達到北京市地方標準《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11/307-2013)相關要求。
二、工藝流程
設備主體由預處理、厭氧、缺氧、好氧等基本單元串聯組成,通過氣提回流實現污泥和硝化液自回流。污水經預處理單元后進入厭氧單元混合回流污泥進行磷的釋放和降解混合液重低分子有機物;出水進入缺氧單元以有機物為碳源,利用混合液回流帶入的硝酸鹽進行反硝化脫氮;進入好氧單元后,進一步去除有機污染物,進行硝化反應和磷的過量吸收;通過沉淀池實現泥水分離,富磷污泥通過排除剩余污泥方式去除,實現系統穩定脫氮除磷目的,
三、關鍵技術
1、微生物高密度富集技術,通過在好氧單元配置高密度硬質填料,實現微生物富集,強化系統硝化功能。
2、氣提大比例回流技術,實現污泥和硝化液自回流,同時減省其他工藝常用的水下推流攪拌器、回流泵及刮吸泥機等裝備,可最大限度節約占地。
3、污水穩定達標技術,通過耦合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耦合工藝,使系統兼具兩大主流工藝優點,確保系統運行穩定達標。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本技術已作為北京市城鄉結合部農村治污試點項目示范并推廣應用,建成后運行穩定,實現了對氮磷和有機物的穩定高效去除,出水水質滿足北京市地方標準《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11/307-2013)B排放限值要求,能夠有效解決分散點源污水直排問題。
技術來源和知識產權
1、本技術為中國通用機械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技術,先后獲得國家專利2項,分別為:
1)新型污水凈化裝置,ZL 201520030968.9;
2)一種肉食加工企業排放污水的深度處理系統,ZL 201410825327.2
2、依托本技術核心成果,榮獲2016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編號1606090)。
3、本技術依托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2017年重點科技計劃項目:北京市重點區域農村污水治理關鍵技術與裝備集成示范和推廣應用研究成果(D17110900080000)
示范應用情況
目前該技術已在北京市昌平區延壽鎮、順義區龍灣屯鎮和大興區魏善莊鎮等40余項村莊污水治理項目中應用,污水總處理規模1.2萬m3/d,出水水質穩定達到《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11/307-2013)B排放限值要求,下一步將隨著中國通用機械工程有限公司市場開拓,將逐步將技術推廣到門頭溝區、大興區黃村鎮等區,用于解決分散點源污水直排造成的水質惡化問題,切實改善水環境質量。
典型案例
為解決北京城市副中心分散點源污水直排問題,結合北京市城鄉結合部農村治污試點項目和北京市科委重點科技計劃項目:北京市重點區域農村污水治理關鍵技術與裝備集成示范和推廣應用(D17110900080000),選取通州區馬駒橋鎮以PPP方式投資建設污水處理站1座,設計規模1500m3/d,工程總投資為600萬元,主要工程內容包括: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MBBR池等,占地面積為680 m2。出水水質滿足《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11/307-2013)B排放限值要求,水處理成本僅為0.68元/m3。
地址:北京市通州區馬駒橋鎮南小營污水處理站
聯系人:田彩云,電話:15810386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