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媒稱中國廢水污泥處理需求快速增長 日企看到商機_《參考消息》官方網站)
參考消息網8月6日報道 日媒稱,為應對中國快速增長的廢水污泥處理需求,日本國內各家水處理企業正在強化技術開發和在中國當地的營業。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8月4日報道,在中國,即使是城市地區廢水污泥的處理率也只有50%左右,中國政府提出了提高處理率的目標,日本各家企業希望抓住這種新需求。日本三菱電機開始在中國北方當地的污水處理廠驗證利用臭氧抑制廢水污泥生成量的新技術,據悉,利用超高濃度臭氧破壞和分解作為污泥生成源頭的微生物細胞,能夠將污泥的排放量減至一半以下。三菱電機將綜合考慮用于生成臭氧的氧氣采購費用等運行成本和污泥廢棄費用,通過實際驗證尋找最佳的污泥處理方式,計劃從2018年度開始實現商業化。
報道稱,這項污泥處理基礎技術大約10年前被開發出來,但由于日本國內確立了其他處理方式所以并未普及。三菱電機的環境系統技術部長古川誠司表示,“在污泥處理設備的平臺尚未構筑的中國才有橫向推廣新技術的空間”,計劃擴大銷售。
此外,日本國內大型水處理企業月島機械也在抓緊與中國當地企業合作,將在中國擴大銷售已在日本投入使用的廢水污泥干燥和燒結設備。盡管中國國內也有經營污泥處理設備的企業,但這些設備在使用中有時會發生故障,有經驗的海外廠商正逐漸受到重視。
月島機械在上海和廣州等地與多家當地貿易企業合作,包括2016年度從上海接到的訂單等在內,目前已經接到4筆訂單,今后也將以日本制造的設備和實際業績為武器,開拓中國內陸和南部地區的市場。
此外,為了建設將廢水污泥和工廠廢棄物混合后進行焚燒的焚燒爐,日本JFE工程公司2016年度開始在沈陽市實施調查。
報道稱,以城市地區為中心,中國擁有2000多座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在城市地區的普及率超過90%。不過,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城市地區的污泥處理率只有53%,其余部分大多未經烘干和燒結處理就直接拋棄到山區和海洋里,但中國政府已經在2016年開始的十三五規劃中提出2020年前將城市地區的污泥處理率提高到95%的方針。

月島機械向中國銷售已在日本使用的污泥處理設備(《日本經濟新聞》網站)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延伸閱讀】濟南一污水管線改造工地發生塌方事故 造成1死1傷
中新網濟南7月31日電 (記者 梁犇)濟南二環西路附近一污水管線改造工地31日發生塌方事故,截至目前,事故造成1死1傷。
據濟南市相關部門介紹,2017年7月31日山東天昊海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對濟南市二環西路至景嘉山莊道路進行污水管線改造施工作業,由于近期濟南降雨頻繁,造成土質松軟,11時50分在施工過程中溝槽出現塌方,造成溝槽內兩名施工人員被困。
接到警情后,濟南市市中區人民政府及消防部門趕往現場指揮調度、組織救援。13時08分,救出第一名工人,該工人生命體征正常,已送往醫院救治;13時50分,救出第二名工人,傷勢較重,有生命體征,送往醫院全力搶救。截至15時55分,第二名工人經全力搶救無效死亡。
目前,施工單位正全力搶救傷員,安撫傷亡工人家屬,并做好善后工作。同時,對在建溝槽等工程進行全面安全檢查,杜絕此類安全事故發生。(完)
(2017-07-31 19:25:51)
【延伸閱讀】養殖污染之“痛”如何治:生豬禁養、建污水處理廠
“真是沒想到,3年時間,九洲江水變清啦!”廣西壯族自治區陸川縣古城鎮北豆村賈蓮瑞老人感嘆。
老人家住九洲江邊,與廣東廉江市石角鎮山角村隔江相望。說起這條江,兩岸人愛恨交加。九洲江全長168公里,滋養了廣西境內陸川博白兩縣10鎮,到廣東匯入湛江600多萬人的飲用水源地——鶴地水庫。然而,近些年,上游發展起2000多家養殖企業,糞便直排,讓九洲江一度污水橫流。
既讓河流恢復健康生命,又要保百姓生計,2014年粵桂兩地聯手治理九洲江,河長制治水管水,新技術直面養殖污染難題,3年整治成效初顯,最新監測顯示,九洲江跨界考核斷面水質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水清了、岸綠了,百姓錢袋子更鼓了。
河長上崗,聯手“治病”,跨界河流“對癥下藥”
九洲江治理,頭號難題是養殖污染。
治污“對癥下藥”,第一招就是生豬禁養。玉林市將九洲江干流和重要支流沿岸200米以內劃定為禁養區,清理拆除生豬養殖場。
上游治污,下游補償。為還百姓一江清流,兩地簽署生態補償協議,累計投入14億多元,攜手共治九洲江。
誰來擔責?九洲江流域率先實行“河長制”,博白縣、陸川縣總河長由縣長擔任,鎮長和村委會主任分別擔任鎮、村河長,將責任層層壓實。“河長上崗,一竿子到底,誰境內的河流污染了,就要被問責。”許多河長坦言壓力。
“這幾年靠養豬賺了錢,一下拆掉豬場,肯定不情愿。但政府給了補貼,幫著找好新地址,咱還有啥說的?”博白縣博白鎮柯木村養殖戶龐捷說。
3年時間,2億多元生態補償資金推動,陸川縣累計清拆養豬場1152家,博白縣累計清拆養豬場837家,數十萬頭生豬搬了家。
生豬禁養同時,沿江鄉鎮全面建設污水處理廠。目前博白建成24個鎮污水處理廠。陸川建成縣級污水處理廠1座,日處理能力2.5萬噸,鎮級污水處理廠9座,村級污水處理廠48座,實現了沿線鄉鎮的生活污水處理全覆蓋。
治水用上先進技術。石垌河是九洲江南部最大支流,石垌河治污,玉林凱政環保科技公司運用微生物磚、生物酶、水上植物等手段,進行水生態修復。“一塊微生物磚能管4平方米水面,沒有半點化學物質,不會造成二次污染,運行費用也很經濟。”公司負責人勞英夫說,公司在石垌河、泗里河、中屯河、寧潭河設置了9個生態修復點,流轉200畝土地,通過水體修復,帶動玫瑰種植,打造客家玫瑰小鎮,發展玫瑰精油、玫瑰花茶等產業。
兩地聯合執法,今年以來開展打擊非法采砂行動26次,整治非法砂場44家。攜手治水成合力,九洲江飲用水源保護區非法采砂、違法養殖、河道污淤等問題得到明顯改善。
讓豬“上床上炕”,“微生物+”實現養豬零排放
治理養殖污染,不能一拆了之。廣西水產畜牧獸醫局局長蔣和生說,養豬業是許多農民的“錢袋子”,運用生態養殖技術,促進養殖業升級,才是治本之策。
走進陸川縣沙坡鎮秦鏡村養豬大戶黃祖東的養豬場,兩層高的豬舍里,豬群在“炕床”上拱來拱去,糞便不見了蹤影。“如今豬也‘上床上炕’了,基本實現養殖零排放。”黃祖東說,這種“高架網床”技術,一樓存放豬糞尿,二樓養豬,豬舍衛生,生豬疾病更少、長膘更快。
在“高架網床”基礎上,科技人員引入現代生物科技,打造“微生物+”的養豬新模式。
“現在養豬有講究,既要管住嘴,還要管住糞。”博白縣文地鎮富強養殖場劉剛介紹,“微生物+高架網床”好處是,在飼料中添加益生菌,豬更肯吃,很少生病,不用買抗生素了。另外,豬在二層網床上,糞便掉到下面一層,豬舍干凈整潔。
劉剛在養殖場做過對比試驗,10斤飼料添加1斤益生菌,每頭豬可減少100元飼料成本。另外,糞便可以就地制肥,每天能產出1噸有機肥;糞液發酵成沼氣,每天能發電1200度。他算了一筆賬,養豬場年出欄7000頭生豬,采用生態養殖新技術,一年相當于多賺100多萬元。
糞污資源化利用,變廢為寶。到去年底,陸川縣累計建成153家生態養殖場。今年,陸川縣投入專項治理資金8800萬元,對流域139家規模養豬場進行生態改造,將使生態養殖覆蓋率達到90%以上。
新模式引來市場主體參與。在博白縣,正大歐瑞信公司投資建設農業循環經濟綜合體,將固體糞便轉化為有機肥,將液體廢棄物轉化進行魚類養殖,添加有益微生物后,進行農田微生物菌肥灌溉。這個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經濟產業鏈,達到閉環零排放,周邊養殖戶參觀后贊嘆不已。在陸川縣灘面鎮生態循環產業園,博世科環保科技公司董事長王雙飛說,園區將建成以生態養殖、生態種植、資源循環利用、新能源為支柱的全產業鏈。
設環保“高門檻”,綠色發展催生新產業
更長遠的出路在產業綠色轉型。
今年6月,陸川縣啟動集生態養殖、污染處置、冷鏈倉儲于一體的陸川豬生態循環產業園。縣委書記蒙啟鵬介紹,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出欄陸川豬35萬頭,生產固態有機肥3萬噸、液態有機肥2萬噸,生產飼料10萬噸,加工肉制品2萬噸、農副產品1萬噸,預計年產值35億元,實現綠色環保、產業發展、群眾增收融合發展。
800多畝牧草郁郁蔥蔥,猶如一片綠色海洋;500多頭奶牛膘肥體壯,在牛欄里悠閑地吃食、散步……走進位于博白縣旺茂鎮的桂牛乳業客家田園牧場,整齊劃一的園區布局,新建的飼料場、擠奶車間、沼氣池一一呈現在眼前,一個獨具特色的客家田園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正在崛起。
為解決養殖戶出路,陸川引導轉“養”為“種”,加大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為提高農民種植中藥材積極性,縣里出臺系列扶持政策,連片種植規模50—100畝,每畝補助300元;連片種植規模101—200畝,每畝補助400元;計劃到2020年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20萬畝,建成華南地區重要中藥材專屬區。博白縣確立“生態立縣、綠色發展”戰略,縣委書記羅宗光說,依托特色旅游資源以及芒編、桂圓、蕹菜等農業產業資源,推行“砂糖桔”“火龍果”等“一村一品”,產業化經營、品牌化營銷,全面提升生態鄉村建設。
環保“高門檻”催生新產業。在博白縣五大工業園區內,一筆筆資金落地轉化成一批批成果:工業企業實施“一廠一策”污染治理,投入治污資金1600多萬元,升級改造6家、搬遷入園1家。陸川縣烏石鎮吹塘村,努力打造集“休閑、娛樂、觀光”于一體的九洲江濕地公園,引導農戶大力發展庭院經濟、農家樂等產業。
在九洲江支流圭地河岸邊,捕魚大叔黃華說,這兩年,水面垃圾少了,河道里多年絕跡的魚類又回來了。多年不捕魚的他,又把自家的竹排劃了出來,這一網撒下去,收獲滿滿的。
行走九洲江畔,一江清水奔騰而去,美麗九洲江再現清波,正釋放出綠色活力。
(2017-07-30 06:51:58)
【延伸閱讀】遼寧撫順縣醫療機構統一安裝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央廣網撫順7月25日消息(記者徐志強)記者從撫順市政府了解到,為推動創衛工作的順利進行,日前,撫順縣從環保源頭入手,按照《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相關法律、法規,對撫順縣境內部分鄉鎮衛生和縣直醫療機構單位統一安裝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過去有些衛生院沒有污水處理設施,污水只能靠路邊溝直接向外排放,規劃區污水橫溢,影響生活環境,醫療廢水和生活污水未經任何處理就排入附近水體或用于農溉,極易危害農作物、污染地表水源,極大的抑制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在全市大力開展創衛工作之際,為了保護鎮域周圍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高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保證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不受影響,撫順縣根據各衛生院的地形、地勢、地質情況和排水出路、現場勘測結果,科學選擇安裝設備位置,并根據床位用水、醫務人員辦公用水、門診病人用水、食堂用水及其他不可預見用水量等相關用水統計數據,計算出設備安裝所需的型號,積極開展醫療機構污水處理設備的施工工程。此舉有效地保護了百姓的身心健康,維護了生態環境安全。
(2017-07-25 10:32:00)
【延伸閱讀】四部委明確污水、垃圾處理項目PPP底線:不得為項目融資提供擔保
央廣網北京7月24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財政部、住建部等四部門今天印發通知,對政府參與的污水、垃圾處理項目,全面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政府不得為項目融資提供擔保。
通知要求,今后,政府參與的新建污水、垃圾處理項目,要全面實施PPP,存量項目也要逐步轉型為PPP模式。未有效落實全面實施PPP模式政策的項目,原則上不予安排相關預算支出。
通知還提到,各地要加大對各類財政資金的整合力度,涉農資金整合中充分統籌農村污水、垃圾處理相關支持資金,在符合PPP相關政策規定前提下,政府可以對項目給予必要支持,但絕不能觸碰底線。其中特別明確,政府不得為項目融資提供擔保,不得對項目商業風險承擔無限責任,不得以任何方式承諾回購社會資本方的投資本金,不得以任何方式承擔社會資本方的投資本金損失,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社會資本方承諾最低收益。
此前,一些地方出現了借PPP、政府投資基金等名義違規舉債融資,或者政府為融資平臺“背書”的情況,畢馬威咨詢PPP咨詢總監李煒表示,這種操作會加劇財政金融風險,實際上投入項目的資金大部分都是金融機構的資金,造成“資金金融空轉”。其次,本身想量力而出,使公共服務變得更有效率,而它利用這個帽子,但既沒有充分競爭,又沒有進入預算,沒有可支付能力又去舉債,其隱患較多。
通知還要求,在相關建設項目中必須嚴格約束政府行為,削減行政審批,杜絕對市場運行的不當干預,讓市場資源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和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
(2017-07-24 19:18:00)
【延伸閱讀】北京一污水管爆裂搶修16條公交臨時繞行
新華社北京7月22日電(記者丁靜)記者從北京公交集團獲悉,21日晚,因學知橋南一污水管爆裂施工,薊門橋經學知橋北行20:30起采取臨時交通管制措施。受此影響,北京公交集團84路、21路、632路、658路、617路、304路、606路、671路、498路、375路、392路、438路、562路、94路、夜14路、693路等16條線路在管控期間采取臨時繞行措施。
公交集團提示沿線乘客及時關注線路繞行安排,合理調整周末出行計劃,并可通過公交集團官網、微博及客服熱線96166了解線路詳情。
(2017-07-22 17:26:03)
凡注明“來源:參考消息網”的所有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原標題:日媒稱中國廢水污泥處理需求快速增長 日企看到商機_《參考消息》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