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沿金山湖CSO污染綜合治理工程DN4000大口徑管節試驗圓滿結束
項目概況
針對鎮江城市老城區雨污合流和CSO溢流問題、初期雨水污染問題和河道治理問題的現狀需求,加上海綿城市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年徑流污染控制率和內澇防治的三大目標要求,源頭綠色LID充分建設仍然滿足不了水質水量耦合目標,中心提出沿金山湖多功能大口徑管道系統方案,對現狀管網灰色系統進行有效補充,完成區域海綿城市建設目標,建設科學合理完善的海綿城市工程體系和聯合運行調度體系,實現海綿城市建設的系統集成創新。
工程內容
沿金山湖CSO污染綜合治理工程包括以下分項工程:
(1)沿金山湖多功能大口徑管道(包含豎井7座):DN4000,L=6.21km
(2)末端多功能泵站工程:雨水處理泵組,排澇泵組;
(3)末端集中雨水處理設施工程:近期規模10萬m3/d,遠期規模20萬m3/d;
(4)氧化塘生態治理改造工程:規模40萬m3/d;
(5)附屬泵站改造工程;
(6)二級管道工程
工程目標
面源污染去除率目標:80%以上
徑流總量控制率目標:80%以上
排水防洪目標:排澇能力由31.37m3/s提高到61.37m3/s
工程意義
本系統工程實施,是試點區海綿城市建設綜合達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系統工程建成后會產生明顯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改善金山湖水域的環境質量,從而使城市環境面貌得以改觀,使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大提升了鎮江市水景觀水文化,對鎮江建設“海綿城市”“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管節實驗
2017年7月29日,光大海綿城市發展(鎮江)有限公司、鎮江市海綿城市建設指揮部、華北設計院、檢測單位、監理單位等多家單位齊聚上海隧道構件分公司嘉松基地,現場觀摩了鎮江沿金山湖CSO污染綜合治理工程DN4000大口徑管節試驗,從試驗策劃、管節生產到試驗圓滿結束歷時三個多月,試驗成果對大口徑鋼筋混凝土管道的設計、生產、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實驗背景
鎮江沿金山湖CSO污染綜合治理工程包含沿金山湖配套截流主干管工程,管材為DN4000鋼筋混凝土管,在金山湖水下,沿長江路自西向東近岸敷設,管道全長6.2公里,最大埋深近30m,采用水下曲線頂管施工。由于本工程管道管徑超大,覆土超深、運行工況復雜,超出國標規定的管徑上限,因此有必要進行管節相關性能的試驗,為管道設計、生產、施工提供指導和依據。
實驗內容
試驗內容包括“管節內水壓試驗”、“管節外壓荷載試驗”、“管節接口水壓試驗”、“管節接口最大轉角試驗”四項內容、內水壓試驗壓力為0.3MPa,外壓試驗裂縫荷載為220KN/m,破壞荷載為280KN/m,最大轉角為0.3度。
轉載: 中國市政華北總院海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