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市政設施工程
全年謀劃實施14項工程項目,總投資34億元,財政投資6.5億元,今年計劃完成財政投資1億元。
1. 鐵路北污水處理廠
占地65畝,日處理能力5萬噸。出水水質參照京標B排放標準。
投資估算:27000萬元
資金來源:社會資金(BOT模式)
2. 市區污水處理廠改擴建
安次區負責建設。臨近凱發污水處理廠再新建一座污水處理廠,占地90畝,日處理能力6萬噸,并對老廠區8萬噸每日進行升級改造。出水水質全部參照京B標準。
投資估算:53500萬元
資金來源:社會資金(BOT模式)
3. 廣陽道、新華路、銀河路、北鳳道夜景亮化工程
通過沿街樓體外立面夜景亮化以及游園、廣場等道路沿線重點部位營造夜景氛圍,達到照明功能與景觀效果雙提升。
投資估算:30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4. 八干渠、六干渠黑臭水體治理及生態景觀修復工程
按照住建部、省住建廳的總體要求,對八干渠、六干渠水體進行全面治理,進一步優化城區水環境。
投資估算:8000萬元
(其中:2017年財政資金投資30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5. 市區污水管網配套完善工程
銀河北路(六干渠-北鳳道)污水管網工程,長1.8公里;新建南龍道污水管網(常青路至瑞豐道泵站),長3.66公里。
投資估算:6800萬元
(其中:2017年財政資金投資218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6. 永興路南延配套泵站
在永興路與龍河、半截河交匯處新建3座雨水泵站,1座污水泵站。
投資估算:11050萬元
(其中:2017年財政資金投資5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7. 龍河高新區1#、2#雨水泵站
1#雨水泵站位于四號路與縱三路交叉口西側,配套3.05公里管涵。2#雨水泵站,位于橫七路南、縱二路西。
投資估算:24450萬元
(其中:2017年財政資金投資5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8.城區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工程(2016年結轉項目)
鐵路以北新建各類型管道127公里,鐵路以南建設各類型管道170公里。
投資估算:95600萬元
資金來源:PPP融資、財政資金
9.四座提升泵站建設工程(2016年結轉項目)
新建2座提升泵站(具體位置:愛民西道與大皮營引渠交口、廣陽道與八干渠交口),改造2座現有泵站(具體位置:永豐道污水提升泵站、益民道污水提升泵站)。
投資估算:18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10. 鐵路北污水處理廠出水管道工程
新建排水管道736米,管徑1.5米。
投資估算:530萬元
(其中:2017年財政資金投資88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11. 外環路亮化工程
實施外環路(已建成路段:北環道、西環路、東環路、南環道)路燈建設工程,新建路燈1784基、3568盞。
投資估算:3937萬元
(其中:2017年財政資金投資955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12. 永興路(愛民道--光明西道)、西昌路(武警學院—廣陽橋)、常甫路和東安路路燈整體提升
對老舊路燈設施進行改造,提升相應路段照明功能。
投資估算:935萬元
(其中:2017年財政資金投資778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13.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國務院、國家住建部要求:到2017年底前,地級市開工建設不少于10公里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按照市規劃局編制《廊坊市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意見,市北部新區和萬莊新區作為綜合管廊試點區域2017年率先啟動建設。
投資估算:100000萬元
資金來源:社會資金
14.市政設施提升(2016年結轉項目)
包括道路專業井、樹池整修,排水泵站設施設備改造,路燈中控管理系統升級,垃圾發電廠配套路網污水管道維修。
投資估算:4175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三)園林綠化工程
全年謀劃實施35項工程項目,總投資11.4億元,財政投資5.04億元,今年計劃完成財政投資4.74億元。
1. 迎賓線主要道路補植苗木
對廊涿引線、104國道、北鳳道、和平路等13條迎賓線路重點部位增綠添彩。
投資估算:10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2. 重要節點綠化美化
在市區迎賓線、主干道十字路口破硬建綠,優選降塵效果好、抗污染能力強的植物,利用園林技術和藝術手法,使重要節點成為城市亮點。
投資估算:10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3. 節日美化5.18擺花
“5.1”和“5.18”期間,在市區迎賓線、重要道路、節點以地面栽植、花箱栽植、懸掛花籃、綠雕造型等方式綠化美化城市形象,提升藝術效果。
投資估算:4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4. 文化公園修繕提升(含4A級景區整改)
對文化公園廣場噴泉、園路、圍墻、路燈等設施進行修繕,建設游客服務中心、廁所等基礎設施。對標4A級景區標準有針對性達標提升。
投資估算:10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5. 朝陽體育文化公園建設(原名稱:朝陽森林公園建設)
位于廣陽區北旺鄉環城林帶,利用現有1982畝楊樹林,建設朝陽體育文化公園。
投資估算:40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6. 瑞豐公園建設
在安次區瑞豐道北側、常甫路西側建設瑞豐公園,公園占地150畝。
投資估算:80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7.熱電聯產管網工程沿線綠化恢復補植
投資估算:1000萬元
資金來源:社會資金
8. 公園、游園補植苗木
對文化公園、自然公園西區和市區游園進行苗木補植,更新病弱死苗,豐富喬灌花草。
投資估算:8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9. 迎賓線土方、樹池、道牙、護欄采購
對迎賓線樹池、道牙進行修復更新,安裝藝術護欄。
投資估算:10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10. 廊涿引線北側農田綠化苗木采購
對廊涿引線北側空地進行綠化,增加植物種植。
投資估算:8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11. 野花組合及養護服務采購
在外環綠地、自然公園西區進行野花組合的種植,林帶花海,種植面積38萬平米。
投資估算:10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12. 立體綠化苗木采購
對廣陽道、新華路等主干道路沿街墻體、護欄見縫插綠,種植薔薇、藤本月季等園林植物,立體綠化美化; 選擇有條件的小區或單位建設屋頂綠化,進行示范推行。
投資估算:2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13. 四季苗木補植基地苗木采購
在外環路兩側綠地內,選擇部分地段建設四季苗木補植基地。
投資估算:43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14. 自然公園征地補償資金
2017年對自然公園征地進行補償。
投資估算:231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15. 南龍道苗木補植
對南龍道兩側50米景觀帶進行綠化補植,增加大規格喬灌木種植,見縫插綠,增加綠化厚度,豐富植物品種,種植耐陰小灌木,提升道路兩側園林景觀效果。
投資估算:10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16. 大外環苗木補植
對大外環沿線進行綠化補植,以種植大規格喬木為主,在原有基礎上選用七葉樹、法桐、櫸樹、欒樹等樹種,建設環城林蔭道路,增加景觀色彩。
投資估算:10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17. 市區次干道苗木補植
對市區次干道進行綠化補植,選栽降塵植物,栽植大規格喬灌木;在林帶下增加耐陰花灌木和地被植物,消除裸露地面,降污降塵。
投資估算:10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18. 秋冬季苗木補植
秋冬季對道路的枯死、斷檔行道樹進行更換補種,保證原有樹種規格,做到樹種保持一致,樹型統一,確保綠化整體美觀。
投資估算:10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19. 路口節點綠化美化提升
在市區主次干道路口約39個,破硬建綠,按照場地實際情況分別建設游園、綠地,提升路口節點綠化美化效果。
投資估算:10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20. 重點橋梁美化花木等材料采購
對高架橋、龍河橋、民心橋、解放橋、廣陽橋、愛民橋等重要橋梁進行美化,增加立體綠化,花箱栽植,塑造橋梁景觀。
投資估算:10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21. 增植樹木栽植養護及修剪
2017年市區新增喬灌木種植費用,采取服務外包和由園林局屬綠化隊施工形式完成,對主次干道、外環林帶、公園游園的喬木和花灌木進行整形修剪,提高植物觀賞效果。
投資估算:505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22. 自然公園立體停車場建設
在自然公園建設立體停車場,解決車輛停放問題。
投資估算:2700萬元
資金來源:社會資金
23.云鵬道景觀帶建設(2016年結轉項目)
在2016年建設的基礎上,自來水管道工程后,對云鵬道(銀河路—和平路)南側進行高標準綠廊和小型濕地建設。
投資估算:10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24.2016年新建游園(2016年結轉項目)
在2016年籌備的基礎上,完成市區新建10個街頭游園綠化建設。
投資估算:20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25. 河北省第二屆園博會廊坊園區建設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廊坊市在衡水建設河北省第二屆園博會廊坊園區,園區規劃面積4850平方米。
投資估算:10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26. 河北省第三屆園博會廊坊園區建設
在秦皇島承建河北省第三屆園博會廊坊園區,建設規模6000-8000平方米,2017年7月進場。
投資估算:10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27. 街頭游園建設及提升
按照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500米見園的要求,結合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在重要十字路口、城中村改造地段及重要節點等處新建十個街頭游園。對北安園、旭新園等游園進行綠化提升建設。
投資估算:40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28. 精細化管理設備及配套設施采購
購置洗塵車輛;購置修剪機、升降車等精工機械和設施。購置公園、游園環衛車輛、器械。
投資估算:736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29. 擋雪板、藝術護欄采購及安裝
對道路綠化帶兩側安裝擋雪板,購置綠化防寒設施;在廣陽道、新源道等路段安裝綠化帶藝術護欄,總長度約3萬延米。
投資估算:16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30. 綠地澆灌系統建設及維修
對原有綠地澆灌系統進行維護;對未安裝澆灌系統的鐵路沿線等路段,建設綠地澆灌系統;購置土壤改良劑。
投資估算:20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31.金秋花展
“9.26”和“10.1”期間,在市區迎賓線、重要道路、節點以地面栽植、花箱栽植、懸掛花籃、擺放造型等方式綠化美化城市形象;籌備第十三屆金秋花展,舉辦金秋菊花文化節。
投資估算:6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32. 古樹名木修復
廊坊市城區、廣陽區、安次區的古樹名木共318棵,2017年擬對廣陽區白家務鄉明朝貢棗林進行保護修復,挽救瀕危古樹,挖掘歷史文化。
投資估算:1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33. 藝術大道(銀河路-興盛路)景觀提升
對藝術大道(銀河路-興盛路)段進行綠化景觀提升,全長1.85公里,兩側各寬27米,中央綠化帶8米,綠化面積約11萬平方米。
投資估算:30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34. 生態景觀廊道建設
生態景觀廊道外環路西北環線(云鵬道與西外環交口至廊涿引線段)建設,全長約8公里,在道路兩側建設50米寬的綠地,綠化總面積1200畝。
投資估算:55728萬元
(其中:2017年財政資金投資200萬元)
資金來源:PPP融資、財政資金
35. 建設海綿城市
按照省建設廳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進行總體設計,在市區街頭綠地、公園及游園,推廣海綿型公園和綠地建設,通過建設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潛流濕地等措施,增強公園和綠地系統的城市海綿體功能,消納自身雨水,并為蓄滯周邊區域雨水提供空間。加強對城市坑塘、河湖、濕地等水體自然形態的保護和恢復。2017年完成一期建設,2018年至2020年進行二期建設。2017年完成規劃方案設計,選擇市區條件成熟、位置適宜的游園和街道試點建設雨水花園;二期工程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推廣至市區所有的街頭綠地、公園及游園,完成城市綠地的海綿體建設。
投資估算:5000萬元
(其中:2017年財政資金投資200萬元)
資金來源:PPP融資、財政資金
(四)環境衛生工程
全年謀劃實施7項工程項目,總投資11億元,財政投資2.3億元,今年計劃完成財政投資1.37億元。
1. 廊坊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
占地約200畝,設計庫容160萬方,每天進場垃圾約200噸,預計使用25年。
投資估算:20000萬元
(其中:2017年財政資金投資110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2.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二期擴建項目
建設、安裝500噸生活垃圾處置生產線一條,全廠垃圾處理能力達到1500噸/日,建設標準參照國內同期一流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達到最新國標,部分關鍵指標優于國標,達到歐盟2000標準。計劃2018年3月底前完成項目建設、安裝、調試。
投資估算:9000萬元
資金來源:社會資金
3. 生活垃圾直運(二期)
對鐵路以北,第一期(東安路以西、愛民道以北、新華路以東、北鳳道以南)以外的區域實行生活垃圾直運收集,取代垃圾定時收集點和垃圾大箱,實現密閉收集運輸,減少垃圾二次污染,彌補垃圾中轉設施的不足。需配備壓縮車12臺、新能源運輸車10臺、垃圾桶清洗車1臺、240升垃圾桶1500個。
投資估算:8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4. 環衛監控管理平臺
擬建設環衛車輛人員調度監控中心,通過數字化監控管理系統對車輛運行軌跡、車輛維護維修、節油系統以及人員、責任片區定位管理等內容進行管理,提升環衛作業效率和管理水平。
投資估算:500萬元
(其中:2017年財政資金投資38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5. 公廁、垃圾中轉站提升改造工程
對20座公廁完善無障礙設施并進行節水除臭、內外提標改造;對5座垃圾中轉站進行轉運能力提升和作業環境優化改造;新建廁、站共5座;愛民東道壓縮轉運站除臭系統提升改造。
投資估算:10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6. 環衛作業停車場建設
擴建完善位于許青路的環衛停車場,滿足日益增加的作業車輛停放需求。
投資估算:1100萬元
(其中:2017年財政資金投資500萬元)
資金來源:財政資金
7.靜脈產業園(PPP)
以治理生活垃圾為中心,全面考慮建筑垃圾、餐廚垃圾、醫療垃圾、糞便、工業垃圾、危險廢物等各種固體廢物的轉運、處理和回收利用。
投資估算:80000萬元
(其中:2017年財政資金投資50萬元)
資金來源:PPP融資、財政資金
(五)公用事業工程
全年謀劃實施6項工程項目,總投資6.1億元,全部為社會資金。
1. 白家務老水源地遷移和固安新水源地建設工程
完成32眼水源井及井房聯絡管、DN800雙輸水管線、加壓泵站及管理站的建設。
投資估算:32399萬元
資金來源:社會資金
2. 廊坊市地表水廠工程一期二階段
一期二階段附屬用房(綜合樓、熱泵機房及機修倉庫、食堂及浴室、傳達室);地表水廠配水干管3公里。
投資估算:1854萬元
資金來源:社會資金
3. 廊坊市安次區碼頭新興產業示范區給水工程(一期)
敷設一條DN800球墨鑄鐵管31.3公里、敷設分支管DN300球墨鑄鐵管0.75公里、DN500球墨鑄鐵管1.82公里。
投資估算:11252萬元
資金來源:社會資金
4. 廊坊市保障性住房配套市政供水管網改造工程
改建或新建DN200-DN1200配套市政供水管線38030米。
投資估算:3609萬元
資金來源:社會資金
5. 水質監測、水表鑒定、客戶服務綜合樓
一棟地上4層、局部5層綜合樓,占地面積為1402.92平方米,建筑面積7460.10平方米,建設期18個月,用于水質監測、水表鑒定、客戶服務等。
投資估算:2952萬元
資金來源:社會資金
6. 新建熱電管網增容
2016年廊坊市熱電聯產管網竣工完成后,整個熱電聯產項目計劃新建92座換熱站。2017年預計增容300萬平方米,需新建30座換熱站,建設管網約50公里,區域為熱電聯產供熱范圍內。
投資估算:9000萬元
資金來源:社會資金
三、保障措施
(一)抓好項目實施。切實做好項目組織協調,加強資金、材料、人員、設備的統籌調度,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基礎上加快建設進度。加快新開工項目建設。對于符合規劃的建設項目,要加快項目立項、規劃、環保、用地等前期工作,積極完善各項建設手續,爭取項目盡早開工建設。
(二)加大政策支持。結合“十三五”規劃,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專項建設規劃以及年度建設計劃,優先將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用地指標納入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和建設用地供應計劃。研究出臺配套財政扶持政策,認真落實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費用減免政策及相關優惠政策。進一步完善城市公用事業服務價格調整和補償機制,合理確定城市供水、供氣、供熱等價格,落實環保價格政策。
(三)破解資金制約。要切實加快現有城建投融資公司轉型,充實資本金,完善治理結構,實現市場化轉型和商業化運作。多渠道吸納社會資金搞建設,通過特許經營、投資補助、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形式,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爭取將城市基礎設施重大項目、重點工作列入國家規劃計劃、政策支持和改革創新范圍。
(四)提升管理水平。要科學統籌城市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和管理,確保老城區與新城區及園區的互聯互通,地上與地下的整體協調,避免條塊分割、多頭管理。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治理體系,加快建立科學合理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標準規范和質量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