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廢水篇:焦化廢水脫氮方法之生物脫氮技術介紹
焦化廢水是一種典型的難降解有機廢水,主要是在煤高溫煉焦、煤氣凈化、產品回收及焦油、粗苯精制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廢水。焦化廢水水量大,水質復雜,含有焦油、苯、酚、氰化物、氨氮、硫化物等污染物,是典型的有毒、有害的工業廢水。以前,我國有相當比例的焦化廠采用傳統的活性污泥法處理焦化廢水,這種方法是讓生物絮凝體及活性污泥與廢水中的有機物充分接觸;溶解性的有機物被細胞所吸收和吸附,并最終氧化為最終產物(主要是CO2)。非溶解性有機物先被轉化為溶解性有機物,然后被代謝和利用。但是采用該方法,出水中的酚、氰、BOD5基本達標,而CODCr、NH3-N等污染物指標均難于達標,特別是對NH3-N污染物,幾乎沒有降解作用。過量CODCr和NH3-N超標排放對人類、水產、農作物都構成了很大危害。
近年來我國焦化行業隨著鋼鐵生產的快速增長取得了長足發展,我國在躍居世界焦炭第一生產大國的同時,焦化廢水的超標排放也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如何加快焦化污水的治理力度,推進清潔生產的步伐,已成為焦化行業當前極為緊迫的任務。
1我國焦化廢水脫氮治理現狀
近年來,人們從微生物、反應器及工藝流程幾方面著手,研究開發了生物強化技術:生物流化床,固定化生物處理技術及生物脫氮技術等。
這些技術的發展使得大多數有機物質實現了生物降解處理,出水水質得到了很大改善,使得生物處理技術成為一項很有發展前景的廢水處理技術。本文僅對焦化廢水脫氮卓有成效的方法——生物脫氮技術進行介紹。
2生物脫氮技術及其應用
焦化廢水處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廢水中的CODCr和NH3-N,生物脫氮技術是較經濟、實效、無污染轉移、易操作掌握的典型工藝技術。它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學作用,將廢水中的氨氮經硝化和反硝化反應,轉變成無害的氮氣而除去。生物脫氮的機理是廢水中的氨氮在好氧的條件下,首先被氧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此過程被稱為硝化反應,然后在缺氧的條件下被反硝化菌還原為氮氣,實現總氮的脫除,這個過程稱為反硝化反應。
目前用于焦化廢水生物脫氮的工藝主要有缺氧-好氧(A/O)法、厭氧-缺氧-好氧(A-A/O)法和SBR法等,另外A/O-O法也是A/O工藝的延伸,同屬于以缺氧-好氧為基本流程的生物脫氮工藝。
2.1:A/O法
A/O工藝流程是廢水首先進入缺氧池,然后進入好氧池,沉淀池上層清液部分回流至缺氧池,污泥則回流至好氧池。在好氧池中,發生硝化反應,氨氮被氧化為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在缺氧池中,回水中的硝態氮與原水中的有機碳發生反硝化反應,硝態氮被還原為氮氣而逸出,實現總氮的脫除和CODCr的降解。劉柒變等通過對A/O法處理焦化廢水中氨氮的工藝及影響因素的研究,認為控制較高的pH值,較長的污泥齡及C/N>2.86等參數,有利于提高脫氮效率。另外,溫度和回流比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合肥鋼鐵集團公司焦化廠、安陽鋼鐵公司焦化廠、昆明焦化制氣廠采用A/O(缺氧/好氧)法生物脫氮工藝,運行結果表明該工藝運行穩定可靠,廢水處理效果良好,但是處理設施規模大,投資費用高。上海寶鋼焦化廠將原有的A/O生物脫氮工藝改為A/O-O工藝,污水處理效果優于A/O工藝,運行成本有所降低,效果明顯。山西某焦化廠采用A/O法為主的工藝處理焦化廢水,經過污泥的培養、馴化、調試運行,外排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指標達到了《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一級標準,CODCr和NH3-N去除率達90%-96%。
2.2:A-A/O法
該工藝特點在于在一般缺氧/好氧工藝的基礎上增加厭氧工段。在厭氧段,廢水中難以降解的有機物開環變為鏈狀化合物,鏈長的化合物開鏈為鏈短的化合物。這些有機物進入缺氧段就能成為可利用的碳源,因而處理效果較A/O法好,且勿需投加碳源,氨氮去除率大于60%,但厭氧段的操作條件較難控制。楊平對攀鋼焦化廢水進行了A-A/O法生物脫氮中試研究,試驗表明,流化床生物脫氮A-A/O法工藝處理焦化廢水氨氮具有較好的效果,進水氨氮平均470mg/L,出水平均10.33mg/L,達到了一級排放標準。
3焦化廢水脫氮技術的優化工藝
焦化廢水的排放破壞了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給焦化企業的生存和社會環境帶來了巨大壓力。焦化廢水作為一種典型的含有難降解有機物工業廢水,其治理技術與工藝改進已成為業內熱點課題。針對現有A/O脫氮工藝的缺陷,優化并開發新型脫氮工藝勢在必行。
3.1:A/O-O工藝
目前國內生物脫氮技術存在的共性難題主要是細菌成活率較低,處理規模偏小,脫氮效率不穩定,凈化效果較差。近10余年來,我國多家焦化企業在應用A/O工藝的基礎上,對生物脫氮技術進行優化為A/O-O工藝,該工藝的特點是可以適當地控制第一好氧段(O1)的溶解氧的量,該段沒能完全氧化的氨氮及COD保證在第二好氧段(O2)進一步氧化,不但提高了對廢水中污染因子的降解能力,而且還降低了運行成本。
3. 2:SBR工藝
A/O 法雖然處理效果好,但工程投資大、運行費用高。SBR 工藝是一種間歇運行的活性污泥法廢水處理工藝,是對A/O 法的改進,它在同一反應器內,通過程序化控制充水、曝氣反應、沉淀、排水、排泥等5 個階段,順序完成缺氧、厭氧和好氧過程,實現對廢水的生化處理。實踐證明SBR 生物脫氮工藝是一種新的、不需要外加碳源的脫氮方法,具有操作靈活、能適應多種處理要求的新工藝。為提高焦化廢水的可生化性,先通過缺氧反應,再進入SBR 反應系統,從而形成了缺氧-SBR 法。SBR 工藝用于生物脫氮時,可獲得比常規活性污泥法好得多的效果。羅建中等對此方法進行了研究,試驗結果表明:先對焦化廢水進行曝氣吹脫,10 h 氨氮去除率達73.7%;用缺氧-SBR 工藝處理焦化廢水,進水質量濃度COD 1 474 mg/L ,NH3-N 826.8 mg/L 時,缺氧SBR 10 h ,曝氣SBR 10 h,沉降2 h ,出水COD 186 mg/L,NH3-N 290.25 mg/L ,去除率分別達到88%和65% 。
4 結語
焦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給環境帶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危害已經出現,加劇了我國環境形勢的嚴峻性,焦化廢水脫氮治理的這一世界性環保難題,我國目前采用的A/O 法,技術手段尚有局限,必須優化其工藝路線并開發新的污水凈化技術,實現焦化廢水處理的高效化、大型化和實用化。焦化企業要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加大廢水治理力度,促進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創建節約型“清潔型”循環發展型的焦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