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訊日前,市人民政府印發的《昆明市打贏碧水保衛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下稱《方案》)顯示,昆明將通過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行動、滇池保護治理行動、城鄉人居環境碧水行動等6大行動計劃,推進以水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的防治措施。到2020年,全市優良水體水質穩中向好,飲用水水源安全得到全面保障,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取得積極進展的目標。
滇池。掌上春城記者 鄧斌/攝
《方案》以水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強化源頭控制、水陸統籌、河湖兼顧、系統推進的思路,通過 6大行動計劃,即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行動,長江水系、珠江水系水質穩定提升行動,滇池保護治理行動,陽宗海保護治理行動,城鄉人居環境碧水行動,流域生態建設青山行動,形成“政府統領、企業施治、市場驅動、公眾參與”的水污染防治新機制,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多贏。
在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行動方面,將通過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飲用水備用(應急)水源建設工作,全面提升飲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建立從水源地到水龍頭的全過程監管體系,實現水質監測、預報、預警體系。所有縣級城市飲水安全狀況信息都要向社會公開。重點落實日供水1000噸或服務人口10000人以上的供水工程水質檢測責任。
2020年底前,昆明主城區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全面消除黑臭水體,實現長制久清。2020年底,村莊生活垃圾基本實現全收集、全處理,建制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達90%,生活污水亂排亂放得到管控。完成禁養區規模化畜禽養殖關閉或搬遷工作,2020年底前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規模化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95%以上,推進生態健康養殖。
《方案》還提出以建設“水清、岸綠、景美”為目標,構建高原湖泊流域社會—經濟—環境健康的生態體系。到2020年底,完成自然保護區退出礦山的生態修復工作;濕地總面積不低于6萬公頃,濕地保護率達到52%以上;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0.5%。
《方案》對重點工作任務進行了明確和分解。
昆明日報全媒體首席記者:廖興陽
責編:王建宇 一審:秦聰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