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杭州將實現“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目標 | |||||
|
|||||
“污水走污水管,雨水走雨水管,從源頭上分開清清爽爽,以后下水道堵塞的事情就少了,真好!”家住下城區京都苑社區的居民,一說起今年實施的雨污分流工程,都是紛紛點贊。 據了解,京都苑社區的3個小區都納入了今年下城區的雨污分流工程整治范圍,經過施工,對小區的雨、污水管道和化糞池進行了徹底清疏和分流改造,翻建了檢查井,同步對小區路面、綠化等設施進行了提升,現在小區的整體面貌有了很大改善。 記者從杭州市城市水設施和河道保護管理中心了解到,截至目前,杭州市已有2385個生活小區完成“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其中,2020年完成1154個生活小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雨污分流改造公里數66公里。 據介紹,自2018年杭州市全面啟動2.0版創建以來,市區兩級上下聯動,全力打造了污水零直排的杭州新模。比如,轉變原本采用“截、堵”解決末端污染問題為通過“分、疏”實現源頭治理等。 在設計和施工上面也更加的精細化,據統計,單個項目的平均施工周期由5個月縮短到3個月,投訴量同比下降75%,資金投入減少30%,群眾參與度與滿意度顯著提升。 此外,相對于以往簡單以“河道雨水排出口晴天是否出水”為依據的評判標準。如今主城區污水系統轉輸泵站覆蓋污水收集范圍進行劃分,以泵站晴、雨天“水量比及COD、氨氮兩項主要污染物指標濃度值變化值”作為“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成效的重要評判標準。 “目前全市還建立了3萬余家排水用戶數據庫,開發的智慧巡檢APP實現信息化處理巡查、養護、整改超20000條。”市城市水設施和河道保護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為規范杭州市“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工作,提升建設成效,市城市水設施和河道保護管理中心圍繞調查、建設、驗收全要素,分別制定專項標準6個,并由市治水辦列入《杭州市“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行動方案》,作為全市“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的統一標準推廣。同時,編制的省級工程技術標準《城鎮雨污分流改造技術規程》,將于今年底正式出臺。 接下來,2021年將重點開展查漏補缺工作,確保圓滿完成實現雨污徹底分流、污水規范納管、長效全面落實的“污水零直排區”的建設目標。(本站編輯 賈曉蕓摘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