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現場
為了更好地服務行業從業人員,本次論壇開場階段《凈水技術》通過情報積累,首次嘗試性發布西南地區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現狀和項目概況,報告中描述了截至2018年底,我國污水處理行業和污泥處理行業的總體情況,指出西南地區在污泥處理行業投資力度仍稍顯不足,同時,列舉了西南地區目前為止需重點關注污泥處理工程項目。近年來,《凈水技術》情報收集能力不斷增強,行業影響力進一步提高,在新媒體服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未來,也希望繼續發揮行業媒體責任,為推動水務行業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暨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閆志英表示處置決定處理,處置途徑不暢是困擾我國污泥工藝路線選擇的瓶頸;面臨氣候變化,能源資源短缺等問題,“資源循環、綠色、健康”是未來技術創新的重點,污泥中“污染物”資源化回收利用是未來發展趨勢。必須走“單點技術到以系統方案突破,打造污泥處理處置全生命周期服務的系統路徑”。四川能投水務投資有限公司科技創新中心主任介紹了創新的資源化利用工程——遂寧市本級污泥綠色資源化利用產業化示范項目,該項目污泥與果蔬垃圾、糞渣、養殖糞便、秸稈等進行協同處理,不僅有效提高沼氣產氣率,還提高末端產品有機質含量,提升產品品質。項目對沼氣發電余熱進行利用,有效實現了節能降耗。

成都市興蓉污泥處置有限責任公司工藝副主任工程師韓云逸和重慶市三峽水務有限責任公司張雙分別介紹了成都和重慶地區運營公司在污泥處理模式方面的探索。成都興蓉污泥處理項目主體工藝采用整合優化德國半干化和日本三菱焚燒技術,是國內首家采用該工藝的污泥焚燒廠。污水處理運營企業應該從工藝調控入手,調整最佳的污泥性狀,為污泥減量化創造良好條件。

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科研院院長王胤和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分院副總工賀湘俊以成都市雙流區污泥規劃和重慶珞璜污泥處置中心工程等典型項目為例,從設計角度探討了污泥處理處置問題的思維轉型。污泥處理處置應做好全流程的規劃設計,從規劃、可行性研究開始,貫穿項目設計流程,均應建立污泥合法合規的處理處置理念。污泥處理處置設施要納入本地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結合新型集成化污泥處理處置工藝,規劃設計分布式污泥處理處置設施,與區域中心污水處理廠一體化建設。

高含水率是制約污泥處置的瓶頸之一,重慶大學教授鄭懷禮和西南交通大學教授楊順生詳細介紹了污泥的化學調理與深度脫水的典型技術,分析了污泥水熱炭化工藝中關鍵參數選擇。水熱炭化處理后,污泥含水率可降至50%以下。

目前來說,和污水處理相比,我國在污泥處理處置的投入和重視程度相對滯后污泥,作為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的“最后一公里”,已成為污水治理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西南地區,污泥處理與處置相對落后于東部地區,區域行業發展潛力巨大,從業人員對于先關技術、經驗交流的愿望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