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月5日訊(記者 張艷玲)近日,水利部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印發《粵港澳大灣區水安全保障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2025年、2035年水安全保障目標任務和主要工作舉措。
《規劃》指出,到2025年,大灣區水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珠三角九市初步建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相適應的水利現代化體系,水安全保障能力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率先打造成為全國“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示范區。深圳水利基礎設施和水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到2035年,珠三角九市水安全保障能力躍升,水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水平顯著提升,水生態環境狀況全面改善,防范化解水安全風險能力明顯增強,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和宜居水環境目標全面實現,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智慧化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有濃郁嶺南特色的水文化得到弘揚和發展。深圳成為全國水利高質量發展和水利現代化的典范。內地對港澳水資源供給保障更加安全可靠,與港澳水資源、水文化、水科技、防災減災以及界河治理等全面協同協作邁上更高水平。
《規劃》在系統研究大灣區新老水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大灣區水安全保障總體布局。流域層面,加強西江、北江和東江流域中上游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加強流域防洪及水資源統一調度,強化干流及重要支流的保護與治理;灣區層面,形成“一屏、一核、一帶、三廊”水安全保障總體格局;城市群和城鎮層面,優化提升四個中心城市的水安全保障能力,夯實七個重要節點城市水安全保障基礎,因地制宜提高特色城鎮水安全保障水平。
《規劃》提出構建大灣區水安全保障“四張網”主要任務:以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為前提,以供水水源互聯互通和供水工程挖潛提升為基礎,打造一體化高質量的供水保障網;以加強防洪(潮)治澇薄弱環節建設和聯防聯控為重點,構筑安全可靠的防洪減災網;以涉水空間管控和水環境系統治理為抓手,構建全區域綠色生態水網;以水利信息化建設和監管機制及服務創新為突破口,構建現代化智慧監管服務網。
下一步,水利部珠江委將聚焦補短板、強監管,做好大灣區水安全保障各項工作,全面提升大灣區水安全保障水平,助力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來源:水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