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傳媒行業創新之路——AMT助力出版傳媒企業“數字化轉型”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在出版傳媒行業涌現出大量顛覆式創新,傳統的內容生產、傳播、消費方式正面臨著劇烈的沖擊。數字化轉型與變革,不僅僅是簡單地把內容搬到網絡上去進行銷售,更多的需要創新產品內容和消費的方式,以及對上下游產業伙伴之間的關系進行重構,形成新的生態圈。
面對數字化和新媒體的沖擊,傳統出版傳媒企業如何隨需應變?不管是新華社、中國文化傳媒集團這樣的大型央企綜合型集團,還是各類出版機構都在積極創新求變、積極推進新舊媒體融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AMT協助這些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鳳凰涅槃的故事。
案例一:新華社——發展技術優勢,推進新舊媒體融合發展
新華社是中國國家通訊社和世界性通訊社,建立了覆蓋全球的新聞信息采集網絡,形成了多語種、多媒體、多渠道、多層次、多功能的新聞發布體系,集通訊社供稿業務、報刊業務、電視業務、經濟信息業務、互聯網和新媒體業務等為一體。
新華社轉型的核心是推進新媒體的融合發展。隨著新時代下受眾群體從傳統端口到線上端口的遷移,導致企業下游需求發生改變。在互聯網環境下,其內容優勢依然存在,但技術卻成短板,所以要將內容和技術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技術要從支撐保障向引領發展轉變,要把技術優勢打造成新華社的核心優勢。為此,新華社根據十三五規劃提出建成“國家通訊社、經濟信息社、網上通信社”三大社的目標。然而在戰略指引下,新華社在轉型過程中仍然不可避免的遇到上下共識達成困難、推進過程中的能力瓶頸等轉型困境。
結合新華社實際情況, AMT憑借自身在“互聯網+”領域的豐富經驗,協助新華社制定未來五年信息化發展規劃,同時針對新華社即將開展的云計算應用、信息系統國產化和網絡信息安全建設,提供切實可行的規劃方案。
通過“十三五”信息化規劃、信息系統國產化與網絡信息安全咨詢、云計算發展規劃,明確未來信息化建設的方向、路徑,指導未來全社的信息化建設;同時,通過信息化建設來推動全社內部全媒體業務的協同和整合,提升全社戰略轉型。面向全媒體業務一體化和融合化發展,規劃信息化目標架構體系,幫助企業解決統一思想和共識的問題,同時進行變革過程的推動,服務新華社“建成世界一流的世界性通訊社”的戰略目標。
新華社的轉型是從上到下、從業務到IT同步前進。目前在積極探索智能技術的應用,比如用機器人寫體育、財經、災害等規范化程度較高的稿件,提高信息發布速度,同時解放記者、編輯的創造力。新華社逐步實現以技術為驅動力,推進新時代下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案例二: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新媒體頂層設計,促數字化轉型
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是總部設在北京的中央大型國有文化企業,行政主管部門是文化部,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集團在整合文化部傳媒資源和部分文化產業資源的基礎上,業務范圍涵蓋傳統報刊、網絡數字傳媒、藝術品市場、文化電商、影視制作、城市節慶、電影院線、會展廣告、文化產業投融資、文化產業規劃設計、印刷等領域。
“十三五”是中國文化傳媒集團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聞輿論和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論述,有效整合文化和旅游系統媒體資源,打造符合文化和旅游部黨組工作要求、契合文化央企職責定位、網上網下一體化發展的新聞內容生產和傳播陣地,文化傳媒集團將重點打造體現文化央企特色、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新型文化產業集團。按照十九大對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做出的戰略部署總體要求,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攜手AMT啟動了信息化規劃及新媒體建設總體規劃項目。
AMT通過對中國文化傳媒集團現狀開展全面調研,總結經驗,分析差距,提出支撐集團戰略實現的信息化發展戰略和體系結構方案,以及未來近、遠期的信息化建設方案、實施路線圖和信息化治理方案;同時開展了新媒體頂層設計,明確新媒體建設目標、業務架構、功能架構、技術架構、技術路線、數據要求等,為集團下一步信息化和新媒體建設打好基礎。
一期項目規劃中,“文旅中國”客戶端經過歷時兩年時間開發建設,已經具備上線條件。“文旅中國”客戶端上線后,將作為文化和旅游部黨組的新媒體統一平臺,最大程度地聚合文化和旅游資源,推動文化和旅游系統媒體深度融合,實現集群化傳播。同時,該客戶端還將以“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為己任,立足國內、面向世界,為推動中國優秀文化走出去、加強國際文化交流搭建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