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頭治理 過程控制 末端利用
多措并舉全力破解畜禽養殖污染問題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李小華
十年來,我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不動搖,以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為突破口,將畜禽糞污等廢棄物作為可利用的資源,全力破解畜禽養殖污染問題,畜牧業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取得明顯成效。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叢榮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通過“源頭治理、過程控制、末端利用”,有力地推動了畜禽糞污治理,促進了全市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從政策規劃上大力引導畜牧業向高質量方向發展。具體體現在產業布局的優化調整方面,先后出臺了《大連市現代畜牧業發展規劃》《大連市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大連市畜禽禁養區區劃方案》等規劃,引導畜禽養殖產業向種植密集區布局,強化種養結合。將飲用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6大區域劃定畜禽禁養區,面積3183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23.5%。市縣兩級財政安排資金2.15億元,依法關閉禁養區內養殖場戶367家。
二是扎實推進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在保證畜產品供應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養殖廢棄物。按照政府支持、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方針,細化工作任務目標,健全制度體系,強化責任落實,完善扶持政策,依法嚴格監管,扎實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積極爭取國家項目,將瓦房店市、莊河市、普蘭店、金普新區4個重點養殖縣區全部納入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各級財政投入資金1.7億元,在我市打造規模養殖場糞污資源化示范項目30個,引導建成養殖場戶糞污處理利用設施3468家,區域性糞污處理利用中心15個。每年有效利用畜禽糞污900萬噸,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1%,種養殖業初步實現良性循環。
三是加快促進生產方式轉變。通過不斷研究探索,開展試點示范,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體系逐步完善。編制出臺了《大連市畜禽養殖糞污治理技術指南》《大連市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指南》《2022年大連市畜牧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等一系列技術文件,引導養殖場(戶)發展適度規模養殖,推廣高產高效畜禽品種,普及節水清潔養殖工藝,推廣微生物制劑、酶制劑等飼料添加劑和低氮低磷低礦物質飼料配方,有效減少有害污染物排放。推廣罐式高溫好氧發酵、高分子膜覆蓋發酵等技術模式,生產優質高效農家肥,促進糞肥規范還田,推進了養殖生產方式向綠色化現代化快速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