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研天下
一、概述
水處理是指通過一系列水處理設備,使用物理、化學、生物等手段,去除水中一些對生產、生活不需要的有害物質,為適用特定用途而對水進行的沉降、過濾、混凝、絮凝,以及緩蝕、阻垢等水質調理的過程。由于社會生產、生活與水密切相關,所以水處理領域涉及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
二、發展背景
1、我國水資源短缺現象突出
根據國際常用水緊缺指標標準,人均年水資源量少于1700立方米為水緊張警戒線,少于1000立方米為缺水警戒線。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人均水資源量為0.21萬立方米/人,較2020年減少了0.01萬立方米/人,同比減少6.63%,處于中度缺水線(2000m3/人)的邊緣。

數據來源:中國水處理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2022-2029年)
2、我國水污染情況較為嚴重
我國還是世界第一工業制造大國。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也日漸突出,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均呈現出嚴峻態勢,亦成為政府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工業廢水排放總量758.5億噸,2020年城市污水排放已達到571.4億立方米。

數據來源:中國水處理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2022-2029年)
同時,根據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2021年,3641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4.9%,與2020年相比上升1.5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1.2%,均達到2021年水質目標要求;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總磷。

數據來源:中國水處理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2022-2029年)
三、發展現狀
1、市政污水處理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水處理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2022-2029年)》顯示,2014-2020年,我國污水處理能力迅速提升。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城市污水處理能力2.02億立方米/日,累計處理污水量584.6億立方米;2022年城市和縣域污水處理廠數量將達4706座;2016-2020年城市污水處理率由93.44%提升至97.53%,縣城污水處理率由87.38%提升至95.05%。未來,城市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以及再生水利用將為市政污水處理帶來新的增量,我國水處理行業發展空間大。

數據來源:中國水處理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2022-2029年)

數據來源:中國水處理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2022-2029年)
(1)再生水利用
再生水利用指城市污水經處理后達到一定水質標準后,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利用,是水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要體現。現階段,我國再生水利用尚處于起步階段,根據《“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十三五”期間再生水投資量約為158億元,處理規模達到4158萬噸/日。因此,在再生水利用率低、政策大力支持、現有市場規模基數小的背景下,其市場增量空間可期。
2、工業廢水處理
(1)煤化工行業
煤化工是指以煤為原料,經化學加工使煤轉化為氣體、液體和固體燃料以及化學品的過程,主要包括煤的氣化、液化、干餾以及焦油加工等。近年來,我國在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生產工藝、關鍵大型裝備和特殊催化劑等部分領域實現國產化。
根據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建成煤制油產能931萬噸、煤制氣產能61.25億立方米、煤制烯烴產能1672萬噸、煤制乙二醇產能675萬噸。而現代煤化工是高耗水產業,而我國煤資源富集區卻往往位于水資源較為匱乏地區。因此,這些區域發展煤化工項目對水處理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整體水處理行業市場規模。
2021年煤化工產品產能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水處理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2022-2029年)
(2)紡織行業
紡織行業產生的工業廢水是影響水環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可分為印染廢水、化纖紡織廢水、萱毛脫膠和洗毛廢水等幾大類,其中印染廢水是污染最嚴重的紡織業廢水。由于紡織工業廢水中常含有漿料,染料、助劑和多種有機物等,所以一般廢水處理設施無法滿足其水處理條件,對水處理技術有較高的要求。
(3)水電行業
電力行業的水處理市場需求主要集中于火電行業。目前,我國燃煤電廠排水量十分巨大,并且發電過程當中,有多個環節產生處理難度較高的工業廢水,所以火電行業的水處理市場空間巨大。
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火電發電裝機容量129678萬千瓦,同比增和4.1%,量占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的54.56%。

數據來源:中國水處理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2022-20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