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云匯(成都)物聯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智慧碳中和無下水道衛生公廁(以下簡稱“5G智慧輕松驛站”)正式在成都投入使用,成為我國公廁“廁所革命”的新標桿,也標志著成都公廁“廁所革命”正式進入智慧碳中和時代。
智慧碳中和無下水道衛生公廁長什么樣?據介紹,“5G智慧輕松驛站”是一座黑白箱體式建筑,左側的電子大屏滾動播放宣傳信息。感應玻璃門左側,設有體溫監測儀。穿過感應玻璃門,就進入了公廁中心區域。公廁內的引導系統上,廁位信息、接待人數、市區溫度、濕度、風力以及公廁內的溫度、濕度、氨氣、硫化氫等指標一目了然。
驛站內含3個獨立衛生間、1個小便間和1個無障礙衛生間,母嬰護理臺、感應垃圾桶、酒精洗手液、靈活坐便器、24小時智能殺菌除味機、擱物板、化妝鏡、充電寶租借等功能一應俱全。
中云匯(成都)物聯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平勝林表示,該公廁蹲位使用重力感應技術,人站上去會有語音提示如何使用。“這個5G智慧輕松驛站不需要土建工程、無需建設下水管網和化糞池,排泄物經過微生物降解技術、智能傳感控制、高溫消殺和干燥技術處理后將轉變為二氧化碳、水和有機生態肥料的原料,經有機肥料廠加工處理后,可以送往農場和種植基地,實現綠色循環。”平勝林說,按照傳統水沖廁所每次使用大約5L水的標準,“5G智慧輕松驛站”每1000人使用每天可節約至少4至5噸水。
平勝林也特別提醒,蹲位配有重力感應技術,感應到體重大于10公斤的人蹲位內的閥門才會打開,所以小朋友一定要在家長的陪同下如廁。同時,市民在使用時切勿將手紙丟入蹲坑內。
據介紹,該“5G智慧輕松驛站”除了智慧公廁,其智慧安防、疫情防控、黨建宣傳、環境監測、健康管理、5G設施、便民共享等12大功能,通過各種先進技術的融合創新,實現實時化、精準化、動態化管理,讓人感覺科技感十足。
據悉,智慧“碳中和”公廁能有助于水資源的節約、污染物排放的減量,同時解決了公廁建造選址難、土地指標難、管網建設難、管網清淤難、管網異味根治難等痛點問題。
打造千億無下水道衛生廁所產業集群
“5G智慧輕松驛站”不僅能改善民生,還能帶動一批新經濟生態產業發展,并將帶來巨大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
社會價值體現在“5G智慧輕松驛站”可徹底解決傳統廁所“臟、亂、差”問題,時尚美觀的外形可提升城市的顏值與品位;可解決就業問題;可進行黨建宣傳、紅色文化、公益廣告等傳播,帶動市民文明意識的提高;可有效協助政府進行公廁領域的防疫管理;可有效在公廁領域實現循環經濟,實現碳中和目標。
經濟價值體現在“5G智慧輕松驛站”占地小、建設快、安裝方便,綜合成本比傳統公廁降低了20%以上。其不僅“節約錢”,還“會掙錢”,打破傳統公廁“只進不出”的成本與能源消耗模式,通過“以商養廁”的商業模式,帶來穩定持續性收入,回補養護支出。
據了解,無下水道衛生廁所“投、建、管、養、維”一體化和“以商養廁”的商業模式更將催生公廁領域新經濟新業態發展,誕生一個新的萬億級市場。將對改善民生、城鄉治理、循環發展經濟、碳達峰碳中和、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等貢獻巨大力量。
未來,無下水道衛生廁所市場前景廣闊,“中云匯”將在政府的指導支持下,共建“無下水道衛生廁所智能制造產業園區”,以帶動上下游相關產業聚集,“建圈強鏈”,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年產值上千億元的高科技產業集群。
2022年是我國“十四五”建設的關鍵之年,建設無下水道衛生廁所對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與全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成都市瞄準新賽道,找準新風口,推廣新文化,提升軟實力。下一步,“中云匯”將與相關院所、高校合作,引進高端人才,率先建立“無下水道廁所革命研究院”和“無下水道衛生廁所實驗室”,開展行業研究、標準制定、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等相關工作,推廣碳中和無下水道廁所技術,向全世界傳播中國“廁所革命”的聲音……
助力中國農民豐收節 實現碳中和
8月5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四川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施小琳,市委副書記、市長、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成都執委會主任王鳳朝前往新津區,實地調研并專題研究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成都主場活動籌備工作。施小琳強調,辦好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交辦成都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是推動鄉村振興、助力經濟發展的重大機遇。
在此背景下,中云匯(成都)物聯科技有限公司“5G智慧輕松驛站”將為助推“中國農民豐收節”貢獻力量,在公廁領域實現綠色低碳,糞土回田,五谷輪回,循環發展,最終實現碳中和。
丨川商傳媒陳曉報道丨
川商傳媒(雜志)
天下川商的資訊、社交和服務平臺
因為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推送規則。如果你不想錯過內容,記得點下“贊”和“在看”,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就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號列表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