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灰+污泥=?湖南第一個生產“固廢黃金”
新湖南
在湖南,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占比已達73%以上,“垃圾發電”早已成為大勢所趨。
不過,發電后,剩余的飛灰該去哪兒?以往,企業會把飛灰送到處理廠,交上一筆處置費了事。但是,飛灰依舊是飛灰,并沒有資源化利用。
現在,眼尖的湖南人又打起了飛灰的主意,在全國第一個把飛灰和污泥結合,做成了“磚”。這“磚”到底什么樣?小編先替各位老板去看看。
飛灰+污泥=發泡陶瓷
在湖南新九方科技環保產業基地,小編見到了這塊“磚”。原來,它的真名叫作發泡陶瓷。表面多孔,看上去像塊海綿,拎起來也不重,比同體積的磚頭要輕得多。

(湖南新九方科技生產的發泡陶瓷。)
雖說叫陶瓷,但發泡陶瓷可沒有陶瓷那么易碎。
在基地車間,人們特地用它搭了一座衛生間做實驗。一面墻上掛著一個50公斤的砝碼,另一面墻上掛著一個沙包,工作人員提起沙包砸向墻面,墻體完好無損。

(用發泡陶瓷搭建的整體衛浴樣板間。)
這讓人不禁感嘆,什么材料既輕巧、又結實?
“垃圾焚燒處理后余下的飛灰,再加上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經過處理后進行燒制而成。”新九方國發環保有限公司固廢高值化項目中試線負責人劉世亮告訴小編,原材料中加入助劑、輔料,經過混合、磨料、干燥、燒制、冷卻等一系列步驟得到成品——發泡陶瓷。

(整體衛浴樣板間墻上,掛著一個50公斤的砝碼。)
“目前來看,做整體衛浴是發泡陶瓷的理想出路。”湖南新九方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文肖說。
衛浴樣板間旁邊,一個用發泡陶瓷搭成的水缸已經試驗一月有余,四周均無滲水漏水,摸上去也沒有潮濕的感覺。水缸里面,一塊泡了一個多月的發泡陶瓷仍然漂浮在水面。“說明發泡陶瓷質量輕,且不會滲水。”劉世亮說,用發泡陶瓷搭建衛浴,不需要再做防水,可以直接貼瓷磚。
綠色建造下一個風口,會是發泡陶瓷嗎?
據統計,每焚燒1噸垃圾,產生30至150公斤不等的飛灰;每處理1噸污水,產生0.3至0.4噸污泥。
目前,送到水泥窯或垃圾處理廠的飛灰和污泥,每噸需要三四百元處置費。“如果用來做發泡陶瓷,飛灰和污泥的處置費可以降到每噸200元左右,畢竟后期產品還可以產生效益。”文肖說,經過測算,一間用發泡陶瓷建造的整體衛浴,成本要比普通整體衛浴低30%至40%。

(用發泡陶瓷制作的水缸。)
“垃圾焚燒飛灰高效協同處理及高值化應用”技術為湖南首創,該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湖南新九方科技有限公司攻克了飛灰預處發泡陶瓷配方和制備工藝等關鍵技術,通過協同處置生活污泥、建筑垃圾、工業固廢等固體廢棄物,形成無害化、高值化、高氣孔率的閉孔陶瓷材料。
今年1月,“垃圾焚燒飛灰高效協同處理及高值化研究與應用項目”獲得湖南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發泡陶瓷被業內稱作“固廢黃金”,在文物保護、建筑建材、海洋軍工等領域均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發泡陶瓷,能否成為綠色建造下一個風口?值得期待。

來源 | “侃財榜”微信公眾號記者 | 劉奕楠
編輯 | 夏鴻 吳鑫越(實習)
校對 | 張永瓊 趙澤琴
審稿 | 劉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