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鷂環保2022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2023-04-26 17:41:23 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收藏(0)
鵬鷂環保(300664)2022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報告期內公司所處行業情況
(一)所屬行業發展情況1、污水處理行業發展概況
近年來污水處理的相關項目呈增長的態勢。污水處理投資具有區域不平衡特點,項目投資主要集中在經濟水平高、水資源豐富的沿海城市,東北和中西部地區項目投資仍有待增加,一些城鎮和農村地區的污水處理率仍較低。此外,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污水處理的排放標準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需求將進一步釋放。尤其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水污染治理方向,污水治理領域需求空間加大,污水處理行業將會迎來更多的投資機會。
2、供水行業發展概況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城市供水設施老化情況加劇、社會對水質安全重視程度的提高、水質標準提高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供水廠、供水管網的改擴建需求愈加迫切。未來供水處理行業投資仍將繼續加大,行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3、再生水利用和污泥處理行業發展情況
再生水指的是對處理過的污水進一步深度處理,使其可以再循環利用,再生水是對水資源的一種補充。我國目前再生水利用率還較低,再生水領域正日益受到重視,市場規模有望繼續擴大。
本處所稱的污泥處理特指對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進行的處置。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含水量大,含重金屬、細菌等有害物質較多,如采用簡單的衛生填埋法很有可能對地下水體及土壤造成二次污染,其他脫水、深度脫水、干化、焚燒、好氧發酵、厭氧發酵等處理技術在經濟性和適用性方面還存在不足。按照“水十條”要求,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應進行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處置,未來污泥處理行業還有很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二)行業周期性特點
公司主要從事的環保水處理相關業務按照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2012年修訂)》的行業劃分,屬于“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該行業不屬于強周期性行業,周期性特征不明顯。目前業內企業普遍規模偏小、市場集中度不高,伴隨產業整合力度加速,行業在未來將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
(三)公司所處的行業地位
公司地處全國聞名的環保之鄉——江蘇省宜興市高塍鎮,是國內最早亦是最有影響力的環保水處理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公司在深交所上市后,公司憑借上市平臺、深厚的技術積淀、較低的融資成本,在保持較低資產負責率和良好現金流動性的基礎上,公司近幾年業務收入與凈利潤保持了較快增長,公司業務鏈得到進一步延伸,公司不再局限于傳統水處理投資運營業務全產業鏈,已在固廢資源化處理領域形成戰略性布局。公司的發展一直貫穿了創新的主線,對推動宜興乃至中國環保產業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公司自設立以來一直專注于環保水處理,具備技術研發、咨詢與設計、工程承包、投資及運營管理、環保設備定制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已完成環保水處理項目一千三百余項,可生產三十多個系列、三百多個品種的環保設備。目前公司著重運營大中型水務投資運營類項目及大中型固廢資源化處理項目。
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在1986年成立了環保設計研究院,開發了WSZ成套化污水處理設備等環保水處理專用設備,公司多項環保水處理設備入選了《給排水設計手冊》。公司開發的“WSZ-F污水處理設備”于1996年經國家環保總局批準為國家環境保護最佳實用技術推廣計劃(A類)項目,并于同年由農業部授予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至今該系列設備仍是中小型污水處理項目的主選產品;公司在 1998年成為第一批申領到水污染控制設計甲級資質的企業,開發的“CASS法活性污泥處理系統”經國家環?偩衷u審,被確認為2003年國家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B類)項目。公司于2001年經江蘇省科技廳批準成立江蘇省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系江蘇省首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公司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機電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環保工程專業承包壹級、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貳級、建筑機電安裝工程專業承包貳級、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貳級、建筑裝修裝飾工程專業承包貳級、鐵路工程施工總承包叁級及環境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專項甲級設計資質、環境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工程)專項乙級設計等專業資質,為目前環保行業少數同時具備上述資質的企業之一。公司為江蘇省科技廳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先后承擔了 3項國家級星火項目及多項省級星火、火炬項目。多年來,公司不斷開發新型環保技術裝備,先后有12項工藝設備通過省部級科技鑒定,6個系列產品被科技部評為國家級新產品,4項技術列入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公司還參與起草了《環境保護產品技術要求——生物接觸氧化成套裝置(HJ/T377-2006)》一項行業標準;公司子公司曾與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等單位聯合起草《污水混凝與絮凝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6-2010)》、《污水氣浮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7-2010)》及《污水過濾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8-2010)》三項行業技術規范。
二、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公司需遵守《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4號——創業板行業信息披露》中的“節能環保服務業務”的披露要求:
公司長期專注于環保水處理領域,可提供環保水處理相關的研發、咨詢與設計、設備生產及銷售、工程承包、項目投資及運營管理等一站式服務,是環保水處理行業的全產業鏈綜合服務提供商。公司在緊抓原有環保水處理相關業務的同時,積極拓展高端環境技術與裝備制造業務,研發并推廣PPMI裝配式水廠、PSIW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以技術進步和產品創新促成傳統產業模式的迭代升級,并在有機固廢處置與資源化利用、農業環境治理與服務等領域進行戰略布局,完善了在環保產業鏈的多元化布局。
(一)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包括:
1、水務投資及運營業務
公司水務投資及運營業務服務范圍涉及市政供水、市政污水處理、鄉鎮及新農村污水處理、工業污水處理、中水回用與循環水、引水工程、水源地工程、環境綜合整治、黑臭水體治理、城市綜合管廊等多個類別,其中污水處理和供水處理為公司水務類投資和運營服務的重點。污水處理是指公司所屬污水處理運營企業利用污水處理設施與設備,對城鎮污水管網所收集的市政污水進行處理,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質,再將凈化達標后的污水排放到指定水體或回用的全過程。供水處理是指公司所屬供水處理運營企業利用供水處理設施與設備,從水源取水,按照供水協議對水質的要求進行處理,然后將處理合格后的水輸送到用水區,并向用戶配水的全過程。
2、工程承包業務
公司工程承包業務一般通過公開招投標獲得,主要由設計、咨詢、采購、施工、試運行(竣工驗收)等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組成。采購根據類別可分為通用設備及專用設備,通用設備由公司通過招投標確定供應商;專用設備主要由公司定制生產。施工分為土建施工及設備安裝,土建施工一般由公司或業主依法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的土建承包企業;設備安裝部分由公司承擔,部分特種設備安裝通過招標依法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的安裝承包企業。試運行(竣工驗收)一般由公司配合提供服務,完成后將項目移交給業主。
3、設備研發、生產及銷售業務
公司具備系統的環保水處理專用設備的研發、設計和生產能力,擁有多項環保水處理專用設備的專利。公司研發的PPMI裝配式水廠通過創新性的結構設計,采用不銹鋼(SUS304)材質來替代常規鋼砼結構型的污水處理廠或自來水廠,這是對傳統水廠的顛覆性創新,現作為公司重點產品推廣。公司產品還有格柵除污機、刮吸泥機、曝氣設備、污泥處理設備等,此類設備多數為環保水處理專用產品。公司可根據客戶不同需求對設備進行設計及定制,并提供現場安裝指導和設備調試服務。
4、有機固廢處置與資源化利用業務
公司有機固廢處置與資源化利用業務主要針對城鎮污水廠污泥、城市餐廚垃圾、農貿市場垃圾、分撿后的濕垃圾,以及農業副產物中的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及病死畜禽等,利用YM菌高溫好氧發酵技術、干化焚燒技術、厭氧發酵技術、生物有機肥技術、硫酸水解法技術、高溫化制法技術等進行集中無害化處置及資源化利用。
(二)公司主要業務模式
公司業務主要以BOT、BT、TOT、PPP和委托運營等模式開展。
政府特許經營模式(BOT)是由當地政府與公司簽訂特許權協議,在協議規定的期限內,由公司承擔環保水處理工程的投資、建設、運營與移交,或在期限屆滿前轉讓特許權。BOT模式下建造階段提供實際建造服務產生的收益歸類于工程承包業務;運營期間產生的收益歸類于投資及運營業務,公司向政府收取水處理服務費,以此來支付營運成本及建造期間的建造成本并獲取投資回報。特許經營期結束,公司將項目整體無償移交給政府,或者在期限屆滿前,公司轉讓特許經營權獲得收入及投資回報。
2、BT模式
BT模式是指公司作為項目的投資商及建設承包商,在項目建設完成以后,將項目整體移交給政府,移交后政府分期支付項目投資款及相應的投資回報。BT模式下建造階段產生的收益及回購階段的利息收益均歸類于工程承包業務。BT模式與BOT模式的主要區別在于無經營期,其余投資、建設及移交過程類似。
政府特許經營模式(TOT)是指當地政府將建設好的污水或供水項目在一定期限內的經營權有償轉讓給公司進行運營管理。公司向政府收取水處理服務費,以此來支付營運成本并獲取投資回報。TOT模式下運營期間產生的收益歸類于投資及運營業務。特許經營期結束,公司將項目整體無償移交給政府,或者在期限屆滿前轉讓特許經營權取得收入及投資回報。TOT模式與BOT模式的主要區別在于項目無建設過程,公司投資收購已建成的污水或供水項目,利用公司環保水處理產業鏈齊全、專業服務能力強的優勢,對項目進行投資及經營管理。
4、PPP模式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即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制),是指政府為增強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提高供給效率,與社會資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風險分擔及長期合作關系。通常情況下,在PPP協議規定的期限內,由公司與政府共同投資設立的項目公司承擔PPP項目的工程投資、建設、運營管理;公司與政府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分擔及長期合作關系,合作各方通過項目公司向政府收取水處理服務費,并按在項目公司的投資比例收取投資收益。
5、委托運營模式
該種模式是由客戶投資建設環保水處理設施,建成后委托給水處理企業進行專業化運營,實行市場化的有償服務。委托運營模式下運營期間產生的收益歸類于投資及運營業務。該模式對客戶來說,能引入競爭機制,有效降低運營成本;對水處理企業來說,前期投入較少,從客戶取得的水處理服務費相對穩定,風險較低。
(三)公司主要經營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通過為客戶提供產品與服務獲取合理利潤,其主要方式有以下幾種:提供環保水處理項目(供水及污水處理)投資及運營管理服務收取水處理費;提供工程承包服務獲得工程服務收入;生產并銷售環保水處理設備獲取銷售收入;提供有機固體廢棄物處理項目投資、建設及處理服務收取固廢處理費及資源化利用產物銷售收入;提供工程的設計與咨詢服務收取服務費等。
同時,公司在環保水處理項目特許經營期尚未到期之前,選擇合適時機將特許經營權轉讓,獲取項目轉讓的投資收益,也是環保水處理項目的一種重要盈利模式。
2、采購模式
公司采取成熟的集中采購模式,具有規范的采購流程和內控措施,公司主要原材料及輔助材料采購流程為:(1)建立合格供應商庫,并定期對其進行評價;(2)通過比價、招標等方式確定供應商;(3)對采購標的物進行檢驗、驗收。
3、主要運營及生產模式
(1)水務投資及運營業務
公司的水務運營項目均由下屬各項目公司負責。特許經營合同對基本處理水量和噸水處理價均進行了約定,為保證水處理廠的基本收益,一般會對進水量不足基本水量時進行補償。當實際處理水量大于基本水量時,結算水量為實際水量,當實際水量小于基本水量時,結算水量為基本水量。
(2)工程承包業務
公司組建工程項目部進行工程承包業務的實施。項目部全面負責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調試及驗收的組織管理及協調。公司可依法將所承包工程的部分工作發包給具有專業資質的施工單位。承包商和設備供應商通過自主招標或比價的方式選擇確定。
(3)設備生產及銷售業務
設備生產及銷售業務主要由公司的子公司泉溪環保實施。由于公司生產的環保水處理產品均為非標定制設備,生產方式為以銷定產,在簽訂購銷合同后,根據合同要求的技術規格參數進行生產。
(4)有機固廢處理及運營業務
公司的有機固廢處理運營項目均由下屬各項目公司負責。固廢處理廠由公司下屬子公司投資、建設及運營,建設規模根據項目立項、可研、環評、設計等決定,項目竣工驗收合格開始運營。固廢處置委托合同對處理單價進行了約定,處理費一般根據處理量及處理單價按實結算。
(5)設計與咨詢業務
公司設計與咨詢業務由公司技術部負責。公司在取得設計咨詢訂單后,確定項目負責人并對設計工作進行總體安排,公司組織相關部門參與項目過程評審和輸出評審。
4、營銷及管理模式
公司環保水處理、有機固廢處理等相關業務主要通過招投標方式取得。因此,公司的項目營銷工作包括獲取項目信息、評價審議、組織投標、合同簽訂與項目執行和項目后評價等環節,主要流程為:(1)獲取項目信息;(2)項目評價審議;(3)組織投標;(4)合同簽訂與項目執行;(5)項目后評價。
(四)公司主要業績驅動因素
(1)政策及市場驅動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生態保護及環境治理相關政策,為環保行業的發展提供了積極的政策環境。隨著各地強化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對環保的嚴格要求已經成為中國環保市場面臨的新常態。鼓勵政策的不斷出臺和美好生活對環保需求的不斷提升等因素將驅動環保行業進入戰略發展機遇期,為環保行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2)全產業鏈綜合服務能力驅動
公司是我國污水處理行業市場化過程中最早提供全產業鏈、綜合解決方案的專業公司之一。公司長期專注環保水處理領域,可提供環保水處理相關的研發、咨詢與設計、設備生產及銷售、工程承包、項目投資及運營等一站式服務,是環保水處理行業的全產業鏈綜合服務提供商。
三、核心競爭力分析
(一)產業鏈完整
公司可提供環保水處理技術及產品研發、咨詢設計、工程承包、投資及運營管理、環保設備產銷等全產業鏈服務,一方面可促進公司業務的有效延伸,由點及面,提高業務附加值,比市場上單一工程承包商、設備制造商、水務投資及運營商擁有更強的整體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全產業鏈能夠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及投資成本,確保工程質量,提高運營安全性及經濟性,并在后續為期較長的特許經營期或代運行階段具有更為明顯的成本控制優勢。
(二)單體項目日處理能力領先
公司的環保水處理項目日處理能力普遍在5萬噸以上。較大的單體項目日處理規模可以有效提升項目的穩定性和質量,具有規模效應,有利于成本控制。同時公司的綜合服務、建設管理能力也通過承接大型項目得到了很好的展示,樹立了公司品牌和口碑,體現了公司整體競爭能力。
(三)品牌知名度高
公司為國內最早從事環保水處理的企業之一,已完成各類水處理項目1,300多項。由于水處理企業多而散,地方政府對水處理企業甄別存在一定難度。出于公共安全的考慮,地方政府傾向于與知名度高、從業時間長的企業合作。公司的品牌優勢有助于被市場認同,有利于市場的進一步拓展。
(四)資質齊備
公司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機電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環保工程專業承包壹級、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貳級、建筑機電安裝工程專業承包貳級、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貳級、建筑裝修裝飾工程專業承包貳級、鐵路工程施工總承包叁級及環境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專項甲級設計資質、環境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工程)專項乙級設計等專業資質,為目前環保行業少數同時具備上述資質的企業之一。資質齊備有助于公司對復雜、大型項目的市場開拓,避免與眾多資質不全的中小企業直接競爭,同時有利于公司做到項目全面可控,保證項目進度和提高運營質量。
(五)服務質量優勢
公司擁有較強的專業技術團隊及成熟的項目工程建設和運營管理模式,能夠靈活應對各種條件的水處理項目,針對水質、水量等參數制定科學合理的運營模型以及設計定制適合該項目的水處理設備,并可以通過遠程監控技術實現數據采集,實時監控水處理相關數據,及時調整相關工藝,這些措施能確保公司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六)良好的管理體制和較高的人力資源使用效率
公司長期致力于水處理行業,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公司不斷健全管理控制系統和必要制度,確保公司戰略、政策和文化的統一。在此基礎上對各級主管充分授權,營造一種既有目標牽引和利益驅動,又有程序可依和制度保證的高效穩定的環境。具體安排上,公司在年初制定年度計劃、工作目標及考核機制,根據當年情況靈活制定員工激勵機制,提高員工執行力和工作效率。公司運營項目單廠平均員工數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凸顯了較高的管理水平和人力資源使用效率。
四、主營業務分析
1、概述
2022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8,180.18萬元,較上年減少21,131.25萬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297.07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5.2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120.84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9.81%。2022年末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426,676.59萬元,較上年末增加12.60%;總資產807,225.07萬元,較上年末增長14.07%。
2022年公司水務投資運營業務收入78,918.96萬元,較上年增加5,769.86萬元;工程承包業務收入72,841.25萬元,較上年減少19,381.90萬元;設備產銷業務收入25,987.96萬元,較上年減少769.67萬元;設計與其他業務收入9,578.23萬元,較上年減少6,697.77萬元。
2022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增加213.28%,主要系公司報告期內購買支付的款項減少導致。
總體來說,2022年公司發展平穩,各項目運營正常。但面對環保行業日益嚴峻的激烈競爭,公司也一直在積極探索企業的戰略轉型之路,開辟泛環保領域和新興產業等第二賽道投資。
(一)業務方面
2022年公司業務承訂主要分水務投資及運營類項目、工程承包、設備類項目和有機固廢處置與資源化利用類項目。水務投資及運營類項目主要有泗縣中水處理廠及配套工程特許經營權項目、惠民縣李莊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TOT項目等。
工程承包與設備類項目主要有周口市第三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EPC項目、徐州空港經濟開發區農村區域生物質綜合利用工程總承包項目、商水縣城鎮污水處理設備總包加安裝調試工程采購、淮濱縣污泥無害化處置場工程施工合同等。有機固廢處置與資源化利用類項目主要有長春污泥處置項目、蕪湖病死畜禽項目、溫宿縣病死畜禽項目等。
報告期內,公司加快業務網絡建設,推進重點城市辦事處的建立與完善,通過持續篩選業務精英,聯系及拜訪企業,發展合伙單位及合伙人,2022年業務網絡建設初具成效。
業務轉型方面,報告期內公司主要圍繞廢鹽焚燒處置、生物柴油等泛環保項目探索,完成了多個項目的走訪、論證、盡調和談判,落實了生物柴油項目。公司將持續探索發力,進一步優化公司產業結構,打造傳統環保與新興產業投資“兩條腿”走路模式,助力公司高質量穩固發展。
(二)工程方面
2022年公司完成淮南、阿什河、獻縣、沅陵、山東惠民等多個工程項目建設。目前在建工程14個,其中水務投資及運營類工程8個,固廢處置及其他類工程6個。期后項目共33個,其中質保類7個,審計類13個,收款類12個。在采購和技經方面,2022年較好的完成了各在建工程項目的采購和結算,確保各項目采購成本可控,結算正常。
(三)水務方面
2022年公司水務運營部下屬運營污水項目公司18個,自來水項目公司(南通)1個,服務總人口達1000萬人。全年污水處理水量3.11億噸,平均日實際處理量為85.23萬噸/天。南通項目全年供水1.86億噸,日均實際供水51.08萬噸(含三期),項目一期、二期超設計負荷完成供水任務。
2022年全年決算收費8.13億元,實收款6.7865億元,受外部因素影響,收款到賬率較去年有所回落。總的來說,2022年水務運營各項目全年運行正常,費用控制嚴格,超額完成了集團要求的凈利潤目標。
(四)固廢處置項目方面
2022年公司固廢處理項目全年實現收費 1億元,下屬固廢項目共計16個。今年受外部因素影響,污泥進泥量不足,病死畜禽處置不飽和,加之有機肥料銷售遠未達標,故固廢項目整體未達到預算目標。
近年來,公司關停、清算和轉讓了部分效益不佳的固廢處置項目,對剩余項目加強管理,固廢項目經營逐步走上正軌。2022年公司中標瑪納斯污泥項目、溫宿縣病死畜禽無害化集中處理中心項目、安徽廣為病死畜禽項目。通過清退劣質項目,承接優質項目,公司不斷總結經驗,相信固廢版塊的發展將越來越好。
(五)制造方面
2022年制造版塊銷售業績較上一年略有降低。銷售下降一方面是受外部因素影響,業務拓展受到一定阻礙;另一方面,近年來由于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逐漸飽和,大型水務公司的非標設備需求也相應減少。但公司通過嚴格控制成本,同時加強應收賬款收取,減少壞賬,多管齊下,制造版塊在全年銷售下降的情況下實現了利潤增加,實屬不易。
(六)技術方面
2022年公司技術部門對公司關注的廢油回收與資源利用、鋰電池回收與資源利用、廢鹽焚燒分鹽以及污泥干化焚燒等重點項目持續做好技術支持工作,為項目決策提供參考。
報告期內,公司技術團隊針對PPMI裝配式水廠進行了設備/工藝優化,并成功應用于0.5萬T/d與1萬T/d實際工程,同時開發完成PPMI裝配式預處系統裝配化及快速原位提標工藝包及裝置,進一步提升了產品競爭力,為PPMI的全面推廣提供更有效的支撐。
五、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一)公司2023年總體經營戰略2023年公司將繼續圍繞“平臺化”戰略的總方針,“穩固主業和轉型發展”兩手抓,“實業+投資+平臺”的新經營模式,同時要積極走出去,業務拓展要放眼全國,走向海外,不僅是新業務,更是公司的傳統業務。
1、加大傳統業務拓展范圍
以前公司集中精力于大型市政類項目,抓大放小。但現在的市場環境和幾年前已大不相同,未來傳統業務方面在爭取大型項目的同時,也將重視小而散的項目,積極承接各種類型、規模和模式的業務。
2、堅持拓展新興領域、狠抓項目落地
公司在繼續做好環保主業的同時,也需要更審慎地探索新領域,通過投資、并購探索具有前瞻性的、泛環保高科技新興領域,布局第二賽道,實現公司的轉型。
3、堅持打造平臺型企業
應對市場競爭加劇,公司將堅持打造平臺型企業,充分利用自身在品牌、資質、資金、市場、技術、工程、運營、制造、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廣泛吸引業內人員和企業來公司平臺合作發展,在推升公司業務量、拓展業務面的同時,發掘更多項目投資機會,以實現全方位的產業互聯,最終實現互利共贏。
(二)公司2023年工作要點
1、業務方面
(1)傳統業務
①堅持我們自己的商業邏輯,堅持正確的商業價值觀,提升項目搜集能力和運作能力。
②重視與央企、國企、地方水務集團的合作,發揮公司在團隊、技術、工程、裝備、運營等方面的優勢,成為對方的合作伙伴。
③重視商業模式與技術的結合。下步依然要重點推廣PPMI裝配式水廠,要用技術及創新的商業模式的形式去推廣,例如設備租賃模式等等。
④重視傳統業務面(水、固廢)的擴大。要注重好的技術引進、合作、工藝包的開發等,要把我們的領域做大,包括工業廢水業務。固廢方面要大力發展明確的業務主線,把污泥處置、病死畜禽處理及餐廚處理作為主要的拓展方向。⑤重視業務網絡建設、拓展合伙人,注重提升業務網絡建設的質量。
⑥重視業務資源維護。
⑦大力推行全員營銷。
⑧重視海外市場拓展。
(2)新興版塊的布局方向
①節能環保、減碳產業:節能減排和國家未來3060碳綜合目標實現密切相關,行業發展前景可觀。公司自創始以來立足環保,自身團隊、經驗、技術都具有先發優勢,在節能減排領域的協同度會更高。這將是公司主要的投資和新興產業拓展的方向。
②環保產業升級:未來的環保將是信息化與智慧化的產物,對現有環保產業進行升級是一個必然選擇。例如打造智慧環保,建設無人化水廠、無人化固廢中心等,做好信息化服務提升,存量市場的升級,以及項目的降本增效等。
③國際市場技術:要重視對于歐美、日韓高端技術的引進,注重搜集、出訪國際性公司,為公司引入重要項目。
2、工程方面
(1)積極拓展并提煉自身優勢,在工程管理、采購管理、技經結算管理等方面形成具有公司特色的商業模式,為合作單位提供優質服務。
(2)拓展自身渠道,在全國范圍內布點。利用公司的品牌、資質、資金等優勢拓展合伙人,發掘有實力的合作伙伴。
(3)復制推廣下屬標桿企業的業務模式,擴大業務范圍,通過當地的合伙人輸出公司品牌、管理、技術等,樹立公司的口碑和規范。
(4)要充分發揚光大公司的工程管理特色,輸出公司的文化與管理方法,強化工程管理手段,通過管理要素的提升來提高工程效率,打造贏利點。
3、運營方面
(1)規范運行,加強培訓,嚴格按照環保要求規范運營。
(2)繼續提高運行水平,堅持數字化的建設,要把數字化建設切實運營到項目的日常運行和日常管理之中,使之成為管理中不可分割的一環。
(3)維護好屬地關系,加強收費,優化常態化收費的機制,保障項目正常運行,確保利潤目標實現。
(4)積極推進屬地區域的業務拓展和資源拓展,成為公司的第二業務部門。
4、裝備制造方面
(1)打破思維局限,研究優秀的環保裝備制造型企業,增加與特色企業的互動交流,提升自己的發展高度,持續提高盈利目標。
(2)加強業務銷售網絡建設,進一步拓展銷售網絡,擴大業務面。
(3)注重吸引優秀的團隊、人才和班組,加強技術、產品引入,拓開公司產品面。
(4)利用好本地的資源優勢,打造優秀的制造品牌。讓公司成為一個品牌的經營者,使制造類產品更加全面。
5、技術方面
(1)公司核心業務板塊的技術必須自己掌握。對于公司要重點推進的領域,要有自己的團隊,保證主動性。在特定領域要形成自己的技術優勢,同時加強外部技術合作。
(2)加強技術整合能力,成為技術集成與應用的大拿。公司的長春污泥焚燒項目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技術整合案例,也證明了公司有能力去做好技術整合。
(3)繼續拓展集團技術業務網絡,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技術的搜索與學習,與市場上先進的公司保持高頻率的交流,同時要注重跨界的一些合作。
(4)提升技術包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