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變身建筑材料煙臺市區首座通溝污泥處理站投用
水母網10月16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楊春娜 通訊員 王家亮) 昨天上午,套子灣污水處理廠的通溝污泥處理站內,一車污泥運抵這里,經過處理之后,變成建筑材料、泥沙等,使之得到了進一步利用。當排水管網和地下河道清淤的時候,會打撈上來大量沉積物,這便是通溝污泥。市區首座通溝污泥處理站投入使用,使污泥在這里經過處理,實現了無害化、資源化利用。
城市通溝污泥處理站工作人員王家亮介紹,市排水中心城市通溝污泥處理站的正式運營不僅解決了通溝污泥污染問題,還能夠廢物利用,提升了城市整體功能、改善了生態環境。據了解,通溝污泥處理站采用了先進的處理工藝,能對通溝污泥進行多級綜合處理。通過篩分、洗滌和過濾等處理手段,將其分為粗大物質、細砂、有機柵渣、泥沙及污水五部分。其中粗大雜物經過洗滌后進行無害化填埋,細砂作為低檔建筑材料回收利用,泥沙可用于改良土壤,有機柵渣可進行好氧堆肥,污水排入套子灣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項目滿足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的要求,且所有設備封閉運行,設置臭氣收集和處理裝置,避免臭氣外泄。此外,還利用污水處理廠的中水作為生產用水,節約水資源。”王家亮介紹,項目日處理通溝污泥約60立方米,能夠覆蓋市區清淤過程中的污泥產生量。接下來,排水服務中心將繼續做好通溝污泥處理站運行管理工作,保障市區環境,提升資源利用率。
【來源:水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