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東
李曉東,博士,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廢棄物焚燒及資源化利用技術、焚燒過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特別是二惡英)的生成及控制、環境污染風險評估、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在能源環境領域應用等基礎研究。1987年7月畢業于浙江大學能源系電廠熱能動力專業本科,1989年12月獲工學碩士學位。1994年12月獲工學博士學位,同年留校工作。1996年12月晉升副教授,2000年12月破格晉升為教授,2001年批準為博士生導師。2003年10月-12月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訪問美國國家危險廢棄物管理研究實驗室。2006年9月至2007年3月在住建部城市建設司市容環境管理處掛職工作。
兼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固廢能源化利用協會(WTERT)教育和培訓委員會主任、住建部環衛行業標委會專家委員、中環協焚燒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環協工業固廢專員會專家委員,曾任國家履行斯德哥爾摩公約工作協調組專家、芬蘭國家材料價值鏈項目科學咨詢委員會委員,曾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和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重點資助和第一層次人才培養計劃”。
李曉東教授作為項目負責人先后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子課題(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企業重大科研項目60余項。作為主要獲獎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次(生活垃圾循環流化床清潔焚燒發電集成技術,排名5,2006;污泥攪動型間接熱干化和復合循環流化床清潔焚燒集成技術,排名9,2014;危險廢物回轉式多段熱解焚燒及污染物協同控制關鍵技術,排名3,2017),另獲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3次、中國專利優秀獎2次、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一等獎1次。期間還負責多個垃圾、危險廢物焚燒廠可研及初步設計等工作。
李曉東教授已發表SCI收錄期刊論文140余篇,中文收錄期刊論文50余篇,授權專利40余項。合作撰寫固廢清潔焚燒專著2本,譯著1本。主編國家標準“生活垃圾流化床焚燒鍋爐”(GB/T34552-2017)、住建部“生活垃圾流化床焚燒工程技術導則”(RISN-TG016-2014)、“生活垃圾流化床焚燒廠評價技術導則”(RISN-TG018-2015),參與修訂國家標準“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生活垃圾焚燒廠運行維護與安全技術標準(CJJ 128-2017)和住建部“生活垃圾清潔焚燒指南”(RISN-TG022-2016)。正在負責承擔編制中國環境產業協會產品標準“生活垃圾焚燒煙氣二噁英排放在線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剛立項)。合作撰寫專著2本,編著3本,其中2本應邀參著英文著作。譯著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