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河湖行丨完善城區排水設施建設,這里用到了什么“黑科技”?
政務:黑龍江生態環境 2023-08-29 17:01
編者按
黑龍江省河網密布,河湖、支流數量眾多。在世界地球日當天,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聯合中國環境報社、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共同啟動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龍江河湖行活動。此后,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組成采訪團,分別前往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綏芬河等四大流域,以及興凱湖、鏡泊湖等湖泊,實地調研當地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與高質量發展成效。我們將陸續刊發相關稿件,敬請關注~
“GIS系統的建立幫助我們完善了排水管網的普查,在此基礎上,我們才能更好地開展今年的排水管網新建改造項目。”黑龍江省黑河市孫吳縣城鎮建設服務中心主任周游告訴中國環境報記者。
△黑龍江
黑龍江流域河網密布,支流、湖泊眾多,其中較大的支流遜別拉河流經孫吳縣。城市排水系統是事關城區居民民生福祉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關鍵環節,加上今年黑龍江省出現強降雨天氣,對孫吳縣的城區排水、污水處理以及解決城區部分區域內澇問題的能力提出了考驗。對此,該縣積極推進了2023年排水管網新建改造項目。
想要做好排水管網改造,首先要對當下排水管網建設情況“體檢”。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中,《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2019-2021年)》明確要求全面排查污水管網基本情況,但黑龍江省多個地市未按要求開展排查,對管網混接、錯接等情況了解不清。
為解決這一問題,在孫吳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里,周游向記者展示了他們使用的“黑科技”——地理信息系統(GIS)。這套系統能夠與數據庫技術和三維可視化技術結合,建設三維管線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城市地下管線信息共建共享。
電腦大屏幕上顯示出了孫吳管線系統的數據庫,排水管網所有管線都以綠色線條的形式清晰地標記在了地圖上。記者注意到,除了排水管網外,供水管網、供氣管網、供熱管網都通過不同顏色的線條得以體現。“建立起這個系統不僅讓排水管網普查工作更加方便,當電信、燃氣等相關公司的施工單位想要了解管線情況時,我們就可以用這‘一張圖’的形式精準確定管線位置和走向,讓他們能夠更加順利地完成作業。”周游說。
△系統中,不同顏色的線條代表了不同類型的管網
當然,GIS系統的建立離不開前期的人工調查。據了解,縣住建局相關工作人員聘請專業的第三方工作人員,依據《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程》(CJJ61-2003)等規范規程制定了總體方案,對管線種類、數量、材質、平面位置、埋深方式等基礎信息完成了普查。同時利用機器人等技術,對地下管線缺失和現場數據進行全面調查,對城區每條市政排水管網全部進行內部普查,實現了“地上+地下”全覆蓋。
“第三方人員來自其他地區,對這里的情況不了解。我們也會派專人帶上管網圖領路,保證查準每條線、每個井的位置。”周游補充。
△施工現場正在挖掘鋪設新管線
現有管線要查“準”,管網改造設計更要“準”。在孫吳縣交通大街路口的施工現場,住建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了雨污分流改造的技巧:“有些管網本身就是兩條雨污分開的管線,在道路盡頭產生合流。對于這種管線,我們會在合流處重新分開。至于本身只有一條管線的道路,我們會在下方新建一條管線與原有的管線相接,從而實現雨污分流。”據了解,該縣城區所有污水通過污水管網的統一收集,會直連進入縣污水處理廠進行統一處理。
人工排查、高科技輔助,排水管網新建改造項目正在順利進行。據了解,該項目于今年7月啟動,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0%,預計10月前完工。
原標題:《龍江河湖行丨完善城區排水設施建設,這里用到了什么“黑科技”?》
編者按
黑龍江省河網密布,河湖、支流數量眾多。在世界地球日當天,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聯合中國環境報社、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共同啟動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龍江河湖行活動。此后,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組成采訪團,分別前往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綏芬河等四大流域,以及興凱湖、鏡泊湖等湖泊,實地調研當地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與高質量發展成效。我們將陸續刊發相關稿件,敬請關注~
“GIS系統的建立幫助我們完善了排水管網的普查,在此基礎上,我們才能更好地開展今年的排水管網新建改造項目。”黑龍江省黑河市孫吳縣城鎮建設服務中心主任周游告訴中國環境報記者。

△黑龍江
黑龍江流域河網密布,支流、湖泊眾多,其中較大的支流遜別拉河流經孫吳縣。城市排水系統是事關城區居民民生福祉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關鍵環節,加上今年黑龍江省出現強降雨天氣,對孫吳縣的城區排水、污水處理以及解決城區部分區域內澇問題的能力提出了考驗。對此,該縣積極推進了2023年排水管網新建改造項目。
想要做好排水管網改造,首先要對當下排水管網建設情況“體檢”。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中,《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2019-2021年)》明確要求全面排查污水管網基本情況,但黑龍江省多個地市未按要求開展排查,對管網混接、錯接等情況了解不清。
為解決這一問題,在孫吳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里,周游向記者展示了他們使用的“黑科技”——地理信息系統(GIS)。這套系統能夠與數據庫技術和三維可視化技術結合,建設三維管線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城市地下管線信息共建共享。
電腦大屏幕上顯示出了孫吳管線系統的數據庫,排水管網所有管線都以綠色線條的形式清晰地標記在了地圖上。記者注意到,除了排水管網外,供水管網、供氣管網、供熱管網都通過不同顏色的線條得以體現。“建立起這個系統不僅讓排水管網普查工作更加方便,當電信、燃氣等相關公司的施工單位想要了解管線情況時,我們就可以用這‘一張圖’的形式精準確定管線位置和走向,讓他們能夠更加順利地完成作業。”周游說。

△系統中,不同顏色的線條代表了不同類型的管網
當然,GIS系統的建立離不開前期的人工調查。據了解,縣住建局相關工作人員聘請專業的第三方工作人員,依據《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程》(CJJ61-2003)等規范規程制定了總體方案,對管線種類、數量、材質、平面位置、埋深方式等基礎信息完成了普查。同時利用機器人等技術,對地下管線缺失和現場數據進行全面調查,對城區每條市政排水管網全部進行內部普查,實現了“地上+地下”全覆蓋。
“第三方人員來自其他地區,對這里的情況不了解。我們也會派專人帶上管網圖領路,保證查準每條線、每個井的位置。”周游補充。

△施工現場正在挖掘鋪設新管線
現有管線要查“準”,管網改造設計更要“準”。在孫吳縣交通大街路口的施工現場,住建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了雨污分流改造的技巧:“有些管網本身就是兩條雨污分開的管線,在道路盡頭產生合流。對于這種管線,我們會在合流處重新分開。至于本身只有一條管線的道路,我們會在下方新建一條管線與原有的管線相接,從而實現雨污分流。”據了解,該縣城區所有污水通過污水管網的統一收集,會直連進入縣污水處理廠進行統一處理。
人工排查、高科技輔助,排水管網新建改造項目正在順利進行。據了解,該項目于今年7月啟動,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0%,預計10月前完工。
原標題:《龍江河湖行丨完善城區排水設施建設,這里用到了什么“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