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和2012年《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的帶動下,全國水體修復市場規模在2012年實現快速增長。據中國水網《中國水業市場研究報告(2013版)》數據顯示,直至2011年,歷年水環境修復項目市場的規模都基本處于10億元以下。但從2012年開始,市場規模快速增長至33億元,比2011年增長了3倍多,政策規劃的發布對水環境修復市場的啟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青海、浙江兩省是現階段項目投資規模最高的兩省,均達到10億元以上。
產業發展情況來看,地下水修復責任主體認定困難、技術復雜,資金投入巨大,致使現階段國內地下水修復能力薄弱,尚未形成產業規模,也基本沒有專業從事地下水修復的企業。地表水修復的方式目前正由先前的末端治理轉為源頭控制,“點源”與“面源”相結合。在該領域比較有影響力的企業有四川環能德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新之地環保產業有限公司、深圳市金信安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無錫市智者水生態環境修復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科凈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盡管現階段水環境修復市場尚處發展初期,尤其地下水修復市場還在摸底、試點,中短期內規模有限,但相信在國家政策、規劃的帶動下,其未來發展動力強勁。當然,這還有賴于各項管理機制的理順,以及政企權責、資金、技術、監管等難題的破解。
2012年水體修復市場規模激增3倍多
時間:2013-03-04 來源:中國水網作者:黃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