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有智介紹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現狀時指出,截止2012年底,國內已建成海水淡化裝置75套,其中63套采用SWRO技術,產能為44.06萬m3/d;7套采用低溫多效蒸餾技術,產能為19.6萬m3/d;1套采用多級閃蒸(MSF)技術,產能6000m3/d;1套采用機械壓汽蒸餾技術(MVC),產能60m3/d;1套采用電滲析(ED)技術,產能200m3/d。
近年來隨著海水淡化技術進步、國產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規模的大型化,淡化水的噸水投資逐漸降低。郭有智指出,目前按日產海水淡化水規模估算,反滲透海水淡化工程平均投資為6000~8000元/m3,低溫多效海水淡化工程平均投資為10000~11000元/m3。
“隨著產業的發展,我國國產反滲透海水淡化膜性能有了明顯提高,并開展了關鍵配套設備的研發;海水高壓泵已開發出與同類產品相當的節段式高壓泵;反滲透壓力容器已完成國產化并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同時我們也該應認識到,目前我國能量回收裝置還處于研究開發階段;尤其是我國海水淡化材料70%仍然需要進口”,郭有智表示。
《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意見》中指出,到2015年,我國海水淡化能力將達到220萬-260萬m3/d。郭有智認為,要實現這一目標形勢并不樂觀。“要想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海水淡化產業中不斷發展、壯大,一方面需要大力推進海水淡化科技創新,培養擁有自主產權的核心技術和人才力量。另一方面要加快海水淡化關鍵技術與裝備國產化的進程,提高裝備標準化、系列化和成套化水平;注重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不斷提高現有技術和設備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同時,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要從需求出發,解決現有體制中存在的制約問題。”
郭有智:海水淡化距220萬m3/d目標還有多遠
時間:2013-07-08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鄭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