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張勇傳 院士 個人簡介: 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能源學院院長,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系學術委員會主席,男,1935年3月1日生,中共黨員,河南省南陽市人。1957年畢業于華中工學院水動專業,從1957年至今在華中理工大學工作。張勇傳院士長期從事水電能源的教學與科學研究工作,培養了一大批學士、碩士、博士,出版著作11種,發表論文100余篇,獲重要獎勵(國家科技進步一等、三等獎和部省級一、二等獎)11項(除一項二等獎排名第二外,其余都排名第一),1984年被批準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研究方向: 張勇傳院士在水資源、電力、能源領域有較深的造詣,他從50年代末就開始電廠經濟運行和優化調度研究,于1963年編著出版了《水電站水庫調度》一書,表現出優秀的研究才能和刻苦的鉆研精神。從70年代末開始,他在水庫運行基礎理論,電力控制系統、規劃決策與風險管理、水電站計算機控制領域不斷取得重要突破和進展。他主持和負責的“柘溪水電站優化調度”,使柘溪成為我國第一個成功地實現優化調度的大中型電站,首次提出的凸動態規劃和水調對策論開辟了新的研究領域;首次提出的傳遞相關概念及相應的判別準則以及RBSI技術,有效地解決了庫群優化的“維災”難題;首次提出的隱隨機決策模式、洪水分型和分型歸納演澤預報模式,為這一領域的研究開拓了新的途徑。他將水、電、能源基礎理論與優化理論、控制理論、不確定性理論以及AI、ANN、GA、Fuzzy技術進行綜合交叉研究和應用,為現代水庫運行理論的創立作出了突出貢獻。他的研究成果己成功地用于生產實際,取得了一系列有影響的應用成果, 獲得了8億元以上的直接經濟效益,國家科委己將其列入重點推廣應用計劃,電力部曾辦研究班將這一成果向全國34座大中型水電站推廣。 研究成果: 張勇傳院士曾負責主持兩項中—歐能源合作項目,取得重要成果,他多次應邀赴美、英、法.德等國短 期講學和合作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