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網站12日消息,4月份全國財政收入12481億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050億元,增長9.2%。1-4月累計,全國財政收入4750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042億元,增長9.3%。
一季度城投債發行大增兩成
每經13日消息,在土地市場逐漸冷卻的背景下,城投債在三四月份迎來井噴。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城投債累計發行規模達3594.70億元,較去年一季度的2993億元同比增加601.7億元,增幅20.10%。四月份繼續迎來井噴的局面,各地方城投債募集的資金無外乎棚戶區改造、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建設。
江蘇官員:水電軌交項目適合公私合營
江蘇省財政廳副廳長宋義武撰文稱,一般而言,規模比較大、收益比較穩定、長期合同關系比較清楚的公共設施項目,如供水、供電、污水處理、垃圾填埋、軌道交通以及醫療、養老、康復等比較適合采用PPP模式。對于已經建成的基礎設施項目,也可以研究通過出讓特許經營權的方式轉換成PPP運作模式。
津膜科技獲東營污水處理BOT項目
津膜科技12日公告稱,公司與東營市城市管理局、勝利油田孚瑞特置業有限責任公司簽訂《東營市東城南污水處理BOT項目三方合作協議》,項目總投資概算為41894.14萬元,采用BOT方式建設,預計2014年12月31前主體完工,特許經營期限為30年。
光大國際獲山東滕州垃圾發電項目
光大國際日前宣布與山東省滕州市政府簽署特許經營協議,于滕州市投資建設日處理1,000噸的生活垃圾發電項目。將采用BOT模式建設,經營期限30年。
2030年養老業總產值將破10萬億
5月11日,原民政部辦公廳主任、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巡視員王來柱透露,全國老齡辦受國務院委托,完成了一個《中國養老產業規劃》。規劃提出,到 2030年,我國養老服務業的總產值要突破10萬億。“中國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養生養老健康服務業的市場。”
發達國家成為中國基建走出去新高地
一財13日消息,發達國家基礎設施面臨更新換代,陸續推出了龐大的基礎設施改造和建設計劃,但由于政府財政赤字而資金緊缺,需要大量引進民間資本來彌補。曾經鎖定發展中國家市場并已占有一定份額的中國基建企業,目前越來越多地將目標瞄準英國等發達國家的基礎設施投資市場。
濟邦咨詢是一家專注于泛基礎設施行業的財務顧問、監管咨詢及管理咨詢的專業服務機構。微信公眾號將與您分享行業最新資訊、精彩觀點、獨家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