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清河再生水廠,一位工作人員展示污水、二級出水、再生水和自來水四種水樣。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新京報訊 (記者饒沛)“一看水的顏色,我就能基本清楚今天的污水處理情況怎么樣。”在清河再生水廠工作了8年的李亞明頗有自信。目前,該廠日處理能力55萬噸,處理的污水全部變成再生水,提供補充河湖景觀、工業冷卻用水和市政雜用。
除此之外,目前北京正在新建清河第二再生水廠等4座再生水廠,完工后北京中心城區將形成每日413萬立方米的再生水生產能力。再生水已經成北京第二水源,它將與南水北調來水一起緩解北京用水壓力。
膜處理工藝過濾99%污染物
走進清河再生水廠膜處理車間,展示臺上擺著四個燒杯,第一個里面的水是黑色的,第二個黃色,后兩個則是透明的。該廠副廠長鮑海鵬介紹說:“第一個就是來自市政管道的污水,第二個是以前污水處理廠處理完了的,后面兩個一個是再生水,一個是自來水。它們兩個從感官上看區別很小。”
從基礎的污水處理到生產出高品質的再生水,膜處理工藝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車間里密密麻麻安裝著的圓柱形膜組器里,布滿像空心龍須面一樣的膜絲。“臟水通過膜絲表面頭發絲千分之一的孔徑過濾,可以過濾掉99%以上的污染物、細菌、病毒。”鮑海鵬說。
清河有望實現污水零直排
隨著清河流域居住人口增長,清河再生水廠的污水處理能力已經無法滿足需要。為此,在清河下游,清河第二再生水廠已經開建,一根污水管線將清河中游的部分污水輸送到該廠來,緩解清河再生水廠的壓力。
北京排水集團建設公司副經理宮飛鵬表示,預計到2015年10月,清河第二再生水廠20萬噸處理能力將先期投入運行,屆時清河有望實現污水零直排。
除此之外,北京還在新3座再生水廠,完工后北京中心城區將形成每日413萬立方米的再生水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