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就“爆炸現場到底有沒有氰化鈉;如果有,到底有多少;堆放的具體位置在哪里;如何處置”等外界普遍關注的這一熱點問題,北京軍區參謀長史魯澤少將在16日舉行的天津港危險化學品倉庫“8·12”瑞海公司爆炸事故第六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爆炸現場氰化鈉的位置已確定,有兩處,初步估算,有數百噸。
另外,環保部門目前已經采取了五項具體措施嚴防廢水污染,確保水環境安全。
兩個點位氰化氫超標
史魯澤說,現場集裝箱堆積如山,各種東西混雜在一起,為尋找帶來難度,而瑞海公司的人也說不清楚氰化鈉具體堆放在哪里。經過現場勘察,基本上確定了位置,數百噸氰化鈉大概分布在兩個點上。
史魯澤表示,目前已經采取了三種方案,對少部分已炸開外露的,清理出一塊場地,用雙氧水或者其他辦法進行化學中和,來溶解它。
對大面積分散的,砌起一米多高的圍墻圍擋起來,為了防止因下雨而造成的化學反應,還進行了必要的遮蓋,預防二次污染。
對成桶未損壞的將其及時清運,撤離現場,由專業化的公司進行專業化處置。
史魯澤說,從最新檢測的數據來看,核心區周邊空氣中僅存有少量的有害氣體,濃度均低于國家規定的致人傷害的濃度標準,“不會對人體造成次生災害”。
附近海域無機氮量上升
天津市環保局總工程師包景嶺16日稱,環保部門目前已經采取了五項具體措施嚴防廢水污染,確保水環境安全。
一是針對人們擔心的氰化物的特征,事故區域雨水、污水、外排水全部用水泥進行了封堵,確保區域內各類廢水不會排入外環境,確保區域外水體和渤海的環境安全。
二是事故區域周邊設置圍堰,將事故區域與外部隔離,確保雨水不會溢流出事故區域。
三是事故區域外的雨水、污水管道內的廢水和消防廢水,全部進入新設置的應急廢水裝置,采取強氧化等方式對廢水破氰處理后,再排入天津港保稅區擴展區的污水處理廠,做進一步的深度處理。
四是天津港保稅區擴展區污水處理廠在現有處理的工藝基礎上,在前端增加廢水處理應急裝置,實現對廢水的雙保險。
五是對現場隔離區內的水坑、水塘、明渠等低洼匯水區內的高濃度廢水,由專用罐車收集后送危險廢物處理機構進行專業化處理。
包景嶺表示,截止到15日晚,已經有100噸的廢水由專用罐車運到了污水處理中心進行處理。
據國家海洋局16日通報,根據15日監測結果,天津港東疆港區以東附近海域海水中無機氮含量較14日有所上升,鑒于無機氮為營養鹽不屬于有毒物質,暫不會對海洋生態環境及海上生產生活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