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綜合管廊正成為新一輪投資的熱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獲悉,住建部近日在江蘇蘇州舉辦了市政管廊座談會,住建部副部長陸克華出席,共同參與座談的包括一些城市的市長、發改委、財政部、國開行、企業界以及中介機構代表。
據了解,住建部和國家開發銀行已經共同起草一份通知征求意見稿,其主題就是如何推動開發性金融入場支持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解決其面臨的棘手融資難題。
此外,一位相關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各地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需要在住建部的統籌下建設儲備項目,而且需要明確五年項目滾動規劃和年度建設計劃。
將明確五年項目滾動規劃
一個多月前,陸克華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說,我國將全面推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消除“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等問題。
據陸克華介紹,按照要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域的新建道路需要同步建設綜合管廊,目前每年新建的這些道路有1.5萬公里,如果20%至30%配建綜合管廊,僅這部分就有4000公里左右。根據管廊截面不同,投資是不一樣的。如果做一個總體測算,1公里廊體加上入廊管線,大概需要投資1.2億元左右。
作為主管部委,住建部的新通知提出,各城市要在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專項規劃的基礎上,盡快建立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項目儲備庫,并明確五年項目滾動規劃和年度建設計劃。
前述人士表示,五年項目滾動規劃要明確五年期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項目及建設區域、建設規模、建設時序、投資總額等。
而年度建設計劃要確定當年建設項目的建設期限、建設內容、建設長度、斷面面積、艙室數量、入廊管線種類、投資計劃、建設主體、融資方式等。納入項目庫的建設項目要符合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等相關規劃;符合《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等相關標準規范。
河北住建部門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為了吸取以往投資一哄而上的情況,地下綜合管廊投資需要謀定而后動,并且其涉及到電力、通訊、積水、排水、燃氣、熱力等多種管線的納入,并非蓋起一座大樓那樣簡單,必須要有中期和長期的規劃為指導。
這份征求意見稿還提出,2015年11月底前,各城市就要完成2016-2020年五年項目滾動規劃和2016年度建設計劃編制,并將項目信息,通過《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項目信息系統》報住建部。今后各年度建設計劃確定的項目信息要在上一年10月底前報送。
開發性金融緩解資金難題
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面臨資金來源問題,除財政支持外,開發性金融將起到重要作用。
按照前述征求意見稿,在各地上報信息基礎上,住建部將建立全國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儲備庫,并組織有關專家對各地上報的項目進行審查。對于完成項目可研等前期準備工作,確定了項目投資建設主體,明確了項目投融資和建設運營模式的項目,作為國家開發銀行支持備選項目。
住建部部長陳政高在今年上半年的一次會議上明確表示,金融機構全力支持綜合管廊建設。“國開行態度明確,一直在和我們研究這件事,七大行也表示全力支持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只要大家啟動管廊建設,銀行貸款是沒有問題的。”
金融支持路徑上,國開行將在加強信貸支持和開展綜合營銷上發力。
具體來看,國家開發銀行各分行會同住建部門,合理確定擬入庫的投資建設主體、融資方案等內容,共同做好入庫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對納入儲備庫中的項目,在符合貸款條件的情況下給予貸款規模傾斜,優先提供中長期信貸支持。
而開展綜合營銷上,國開行將積極協助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頂目實施主體發行可續期項目收益債券和項目收益票據,為項目實施提供財務顧問服務,發揮“投、貸、債、租、證”的協同作用,努力拓寬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的融資渠道。
河北住建部門人士解釋說,地下綜合管廊投資資金大,項目戰線長,且盈利回報周期也長,因此必須有中長期的融資安排,以免出現類似之前地方債的資金周期錯配問題,從這點來看,開發性金融比商業金融更有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