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作為多項固廢處置工藝的開創者,火炬高新區企業環創科技發起和參與了大件垃圾、餐廚垃圾、裝修垃圾、果蔬垃圾、園林垃圾等固廢處置標準的起草和編寫工作,其中七項已獲中國標準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對促進國內固廢處置技術的規范和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
標準化水平是一個國家科技發展水平的反映,同時也是衡量企業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
標準的制定者不僅代表了行業先進的技術水平,也代表了行業領先的管理理念,是行業中處于核心地位的龍頭企業。
制定了標準,就相當于制定了行業先進的技術規范。把握住了標準,就相當于牢牢把握住了產業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2020年,環創科技參編的七項標準已獲中國標準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包括
環創科技參編的七項標準
《大件垃圾處理技術規程》(T/HW00007-2020)
《裝修垃圾收運技術規程》(T/HW00014-2020)
《餐廚垃圾集散轉運設施設置標準》(T/HW00015-2020)
《果蔬垃圾脫水減量技術規定》(T/HW00017-2020)
《園林垃圾收運技術規程》(T/HW00019-2020)
《農村垃圾分類操作規程》(T/HW00013-2020)
《地埋式垃圾收集站(點)技術標準》(T/HW00016-2020)
不僅填補了相關標準的空白,還對行業的規范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環創科技歷來重視工藝技術研發和標準化建設,將自主研發創新視為驅動企業發展的發動機,更新更高的工藝技術標準是促進企業進步的強勁動力。
十年不懈探索,不僅形成了一百余項固廢末端處置的核心技術專利,還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主創新體系,建立了超越行業水平的末端處置工藝高標準。
高標準方能打造
固廢處置精品工程
圖為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原副司長馬榮一行到環創科技調研座談,鼓勵環創科技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圖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勇參觀指導環創科技廈門制造基地,高度評價環創科技對技術創新和質量的精益求精。
圖為福建省政府副省長李德金、省住建廳廳長林瑞良和廈門市副市長張毅恭等領導調研廈門市湖里區大件垃圾處理廠。
在大件垃圾、生活垃圾、餐廚垃圾、裝修垃圾、園林垃圾、電子垃圾等城市固廢末端處置領域,環創科技均開創發展出適合國內固廢的系列新工藝和新技術標準,在國內外數百個項目上均得到成功應用和驗證。
其中多個項目還作為地區或行業標桿工程,樹立起新的技術標桿高度,接受中央和地方領導、行業專家及國內外客戶的檢閱考察,獲得業主和參觀領導專家的高度肯定。
圖為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道環創科技承建的北京市朝陽區大件垃圾處理中心促進垃圾分類工作。
呼喚新標準
固廢末端處置行業發展
圖為住建部專家、華中科技大學陳海濱教授帶隊參觀環創科技鄭州市高新區生活垃圾分揀中心,認為該項目是生活垃圾末端處置的標桿工程。
2020年,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化,我國的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根據住建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要求,轉化推廣先行先試成果,先行先試垃圾分類的46個重點城市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對于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將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借鑒作用。
試而行之,規而有范,推而廣之,全面推廣垃圾分類和建設無廢城市,不僅需要探索更先進的出技術,還亟需建立與時俱進的新工藝技術標準,亟需科學規范的標準指引,對末端處置工藝和技術標準的需求呼之欲出。
標準的擬定,更需要優中選優。經過全行業調研比較,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攜手環創科技,系統梳理和總結環創科技承建的末端處置項目的成功經驗,經行業權威專家評審認定之后,將一批具有行業先進性和代表性的工藝技術標準,升級為標準藍本,用于起草和編寫相關標準,以填補國內相關標準空白,提高全行業技術水平。
標準制訂期間,在住建部專家、華中科技大學陳海濱教授等專家指導下,為支持標準的解析工作,環創科技承辦了多場次標準的宣貫培訓會議 。
2020年9月,環創科技在鄭州承辦了“垃圾分類暨大件垃圾收運處理標準宣貫會”,并組織參會代表考察了環創科技承建的鄭州高新區生活垃圾分揀中心,該中心為集廚余垃圾、大件垃圾、園林垃圾等城市固廢協同處置的循環經濟產業園區,是中原地區生活垃圾等城市固廢綜合處置的樣板工程。
參與制定的工藝技術標準獲頒實施,是相關主管單位和行業協會對環創科技的認可與肯定。不僅能夠有效規范和促進行業技術進步,還將聚焦和引領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的開發,為推動垃圾分類工作的持續深化和無廢城市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出品丨廈門火炬高新區新聞信息中心
編輯丨李舜
審核丨管軒
素材來源丨環創科技
轉載請注明丨廈門火炬高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