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固廢處理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由于近幾年中國能源結構調整的力度、深度逐步加大,對環境保護日益重視,傳統的煤炭、鋼鐵行業的企業數量和生產規模逐年減少,其固廢產生量下降;同時,現存企業處理固廢的能力提升,使得一般工業固廢新增貯存量減少。面對巨大存量,應注重新技術的研發與使用,例如,“零填埋”的無廢技術。更重要的是注重源控制,選擇利用率高的礦山和礦源,同時研發新技術,不斷提高原料利用率,減少一般工業固廢的產生。中國固廢處理行業處于快速成長階段,垃圾焚燒發電將逐漸成為最主要的固廢處理方式,危廢處理行業有望成為新的增長極,具備領先的處理技術、產業鏈完整、豐富的運營經驗和很強的資本實力的主體將占據行業主導地位。目前固體廢物的處理方法最常見的有三種,分別是衛生填埋、焚燒和堆肥。衛生填埋的應用最廣,所占收運量的比例也最高,可達60.32%。焚燒則通常限定在沿海地區,占收運量比例的37.5%。堆肥的效果很好,但只有個別地區選擇性地使用,局限性較大,在收運量的比例中也只占2.18%。預計2020年規劃處理規模占比結構為填埋43%、焚燒54%、其他3%。
固廢處理行業分析調研 2021固廢處理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研究
2018年中國一般工業固廢產生量約39.68億噸,綜合利用量約26.02億噸,綜合利用率65.59%。目前,中國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8%,其中焚燒處理能力占比已超過40%,2020年將達到50%,經過大規模垃圾焚燒發電建設后,中國固廢處理也正由發展階段向完善階段升級。由于危廢產量巨大,實際處理率偏低僅為30%,存在巨大處理缺口,行業成為新的掘金點。目前行業存在高壁壘,競爭格局目前較分散,兼并收購為行業未來主題。2019年底全國固廢產生量將達40.5億噸,綜合利用率達65.81%。中國無廢城市的建設試點方案實施,為實現城市固廢產生量最小、資源化利用充分、處置安全的目標,兩網融合、四級網絡體系建設、發展“互聯網+”固廢處理產業是大趨勢,屆時中國的城市固廢處理體系也將迎來全面的升級。
目前中國利用大宗工業固廢制備綠色無水泥熟料或少水泥熟料膠凝材料的技術已相對成熟,已成功開發出能夠在膠結充填采礦、高性能混凝土、重金屬固化、各種磚、砌塊、混凝土預制構件等不同領域廣泛替代水泥的系列化膠凝材料產品。同時,國家“一帶一路”“雄安新區”“特色小鎮”“海綿城市”等政策的帶動,使得綠色建材、綠色建筑、綠色工廠、建筑節能、海綿城市、裝配式建筑、美麗鄉村的概念深入推廣,利用大宗工業固廢制作的各種磚、砌塊、陶瓷等產品也將大有可為。
目前,中國的固廢產業已經進入到了以環境綜合服務為核心的階段,各個企業均積極尋找快速規模化的發展方式。重資產環境集團核心特征是規模化,其優勢是全國性網絡的集約效應和政府關系,以及強大的投資運營管理能力。光大國際、桑德環境、首創環境、杭州錦江、綠色動力、威立雅中國等重資產環境集團企業正在向環境綜合服務商邁進。一方面,在積極拓展環保服務產業鏈,以杭州錦江、光大國際、綠色動力為代表,不斷做大做強企業,打造全產業鏈龍頭企業。另一方面,在積極部署延伸服務鏈,以桑德環境、威立雅中國為代表,在傳統的垃圾處理如焚燒等領域加快布局,同時開拓環衛、資源化利用、餐廚垃圾處理和危險廢棄物等新興領域市場。
固廢處理行業發展規劃
目前,國內各地霧霾頻發,環保和政府部門對粉塵處理的監管將會越來越嚴格,工業固廢處理行業的興起是必然趨勢。然而,工業固廢處置利用在中國卻尚未形成產業,該領域甚至都不太被產業界關注。隨著固廢處理逐漸被國家和人民重視,由于中國工業固廢存量巨大,一個千億元市場正等待著開啟。《中國制造2025》要求:到2020年,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3%,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到3.5億噸。《關于全面推進農村垃圾治理的指導意見》也已上報國辦,針對農村生活、生產垃圾治理提出一系列目標和辦法。到2020年,全國90%以上村鎮的生活垃圾將得到有效處理,并配有完備的設施設備、形成成熟的處理技術、穩定的保潔隊伍、完善的監管制度、長效的資金保障。這其中設備和技術被提到空前的高度,對垃圾處理工程選擇提出要資源化、穩定化、無害化并充分考慮經濟性、實用性、持續性、示范性。
中國固廢處理行業發展至今,雖然有不少提高,但隨著工業快速發展,固廢產生量的逐年增加,固廢處理顯得有些無力。行業目前面臨如下挑戰:(1)環保監督能力加強,多方面監管嚴格。國家污染物排放新標準的提高,各級環保執法單位的嚴格執法,再到全民參與的環境監督,環保企業和排污單位在多重的監督中運行生產,一旦出現生產不達標的現象,對公司的發展絕對是毀滅性的。(2)行業規范化、專業化有待提高。目前國內環保行業魚龍混雜,既有技術一流、服務一流的環保公司,也有濫竽充數,摻雜造假的單位。并且,相關的服務人員水平參齊不齊,出現服務不到位,專業知識缺乏的現象,要加大對從業人員進行相關的資質審查。(3)環保行業技術交流較封閉。近年來國家正在加大知識產權的管理與重視,相關技術人員也具有了保密的能力。但行業發展需要技術推廣和提升,更應該共享資源,加大合作,加快行業發展。(4)行業融資能力不足。目前行業內公司多采用自籌資金,融資渠道較為狹窄、方式單一化,盡管政府和金融機構已經出臺了相關的綠色信貸業務,但是對于那些資信能力較低、較難提供抵押資產的小公司,融資壓力普遍增大。固廢處理行業同屬環保行業之中,面臨壓力大。但隨著“土十條”的發布,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有序進行,土壤修復市場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預計到2020年達到2000億/年的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49%。這為固廢處理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未來行業發展要在機遇和挑戰中尋求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