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基金
2015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是為切實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國家水安全而制定的法規。“計劃”指出,到2020年,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達到70%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七大重點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總體達到75%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優良比例總體為95%左右。
截至2019年,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優良、黑臭水體比例分別為74.9%、3.4%,分別比2015年提高8.9個百分點、降低6.3個百分點。但水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城鄉的污水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仍存在短板。
2019年,《求是》雜志第3期發表重要文章《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提出“我們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形成全世界最大的污水處理能力。”2020年底,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城鎮(園區)污水處理環境管理的通知,要求進一步規范污水處理環境管理。
雖然黨中央和生態環境部都強調了污水處理的重要性,但我國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仍存較多短板弱項,與實現美麗中國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因此我國亟需投入更多資金來補齊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短板,推動污水資源化利用。
2020年,全國生態環保和環境治理業固定投資額預計達萬億規模,占GDP比例在1.5%左右。而《全國城市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環保投入占GDP的比例應不低于3.5%,因此當前環保投入比例仍低于目標,環保投入的資金仍有所缺乏。
近日,首批9只基礎設施公募REITs獲滬深兩地交易所審核通過,并經證監會注冊,后續隨著首批基礎設施公募REITs的詢價、發售、上市交易等工作推進,基礎設施公募REITs即將正式落地,形成首批試點良好的示范效應,并為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更多資金,也有望改善我國環保領域投入不足的局面。
在首批基礎設施公募REITs中,富國首創水務封閉式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是唯一基礎資產為城市污水處理基礎設施資產的公募REIT,項目包括深圳市福永、松崗、公明水質凈化廠BOT特許經營項目及合肥市十五里污水處理廠PPP項目2個子項目。項目的主要收入來源為污水處理費收入,主要成本包括電費和藥劑費,有著特許經營、現金流穩定、毛利率較高、抗周期性強等獨有的投資屬性,為我國投資者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投資選擇。
富國首創水務REIT募集規模為5億份,募集資金是用于收購首創股份持有的合肥和深圳兩個項目公司,首創通過盤活資產獲得了增量資金,用于投入新的污水處理項目,為城市提高污水資源化率提供資金支持,助力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并為后續環保領域的公募REITs發展提供經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