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雜志是生態環境部工作指導刊, CSSCI擴展版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AMI”擴展期刊、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連續三屆獲得“中國百強報刊”稱號。創刊45年來,《環境保護》雜志作為我國環境保護領域歷史最悠久、發行量最大、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綜合性期刊,已發展成為生態環境保護及相關經濟、文化、科技、產業等領域以政策闡述和科技傳播為重點的主要媒體及政、產、學、研、用交流溝通的綜合性平臺,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宣傳的主陣地和主戰場。
2017年,在傳統媒體轉型和“互聯網+”的大背景下,《環境保護》雜志繼續深化媒體融合,對紙質媒體的優質內容做好深度開發和多次開發,不斷創新內容表現形式,有效推進了內容產品、技術應用、平臺終端、渠道建設、人才隊伍等方面的創新融合發展,傳播力、影響力和公信力得以提升。截至2017年年底,“環境保護”微信公眾平臺用戶已超過10萬人。
《環境保護》雜志社還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通過舉辦高峰論壇、研討會、產學研接洽會等多種方式,加強生態環保領域的跨界交流與互動,在提升雜志社會影響力的同時,也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2017年,《環境保護》雜志社組織承辦了第一屆“中國生態環保大會”,國家領導人,相關部委及地方政府部級領導,中國工程院院士等生態環保領域的600余嘉賓代表齊聚為生態保護及綠色發展建言獻策,成為生態環保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和號召力的綜合性活動。
2017年,《環境保護》雜志進一步加強資源的整合和優化,依托《環境保護》專家委員會的智力優勢,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創新性地建立起全面整合智庫、金融、技術等各領域優勢資源,為政府、企業提供政策咨詢、項目論證、環保認證、金融服務等的環保產融平臺——環境保護產融促進中心,促進了區域產融交流與合作。同時,《環境保護》雜志繼續強化與地方政府及環保部門的宣傳合作,與廣西省、營口市、威海市等省市建立了深度宣傳合作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