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制造有機肥?中央環境督察組嚴查一樁違規處置污泥事件
4月26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通報新一批督察典型案例時指出,河北省邢臺、唐山、棗強等地有關部門對污泥處置監管責任缺失,不作為、慢作為問題突出,部分企業長期違規處置污泥,甚至非法制造有機肥,環境風險隱患突出。
非法堆放污泥造成環境污染
督察發現,2017年10月以來,位于邢臺市隆堯縣的正祥牧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祥公司)未辦理相關審批手續,以養殖蚯蚓名義,與邢臺市污水處理廠、第二污水處理廠等19家單位違規簽訂污泥處置合同,非法接收生活和工業污泥8.8萬余噸。
其中,從石家莊軍城皮革公司(含鉻鞣工藝)違法接收工業污泥6650噸。督察發現,正祥公司僅利用少量污泥養殖蚯蚓,其余大量污泥非法傾倒堆放在耕地上,侵占耕地面積超過226畝。
現場可清晰辨認的污泥就有近1.3萬噸,未采取任何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措施,產生大量黑褐色、粉紅色高濃度滲濾液進入土壤,造成嚴重環境污染。污泥產生單位沒有依法核實處置單位資質,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對此違法行為監管缺失。
正祥公司在耕地上傾倒堆放大量污泥,滲濾液嚴重污染土壤
非法接收污泥制造有機肥
2014年,唐山市古冶區沃農有機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農公司)以利用畜禽糞便和秸稈生產有機肥名義辦理生產經營許可和環評審批手續。2018年以來,該公司違規與唐山城市排水有限公司下屬的北郊、東郊、西郊、古冶、豐潤等5家污水處理廠簽訂污泥處置合同,非法接收污泥15.56萬噸。
督察發現,沃農公司至少有超過5萬噸污泥去向不明,存在嚴重環境風險隱患。相關污泥產生單位履行污染防治主體責任不力,當地相關部門審核把關不嚴,對企業擅自變更生產原料、非法接收污泥等行為熟視無睹,監管明顯失職失責。
沃農公司在廠區內堆存大量污泥,現場臟亂無序
違規處置污泥問題禁而不止
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指出,負責處理皮毛加工產業(含鉻鞣工藝)集聚區污水的衡水市棗強縣大營污水處理廠周邊大量工業污泥長期堆放。河北省整改方案明確,應采用還原固化技術處置污泥中的重金屬鉻后再進行衛生填埋。
大營污水處理廠2016年建成的工業污泥還原固化設施僅運行3個月就停運至今
但此次督察發現,大營污水處理廠違規處置工業污泥問題突出,隨意變更處置方案,僅將3.08萬噸存量污泥采用還原固化技術處理后外送作路基材料使用,并未按照整改要求進行衛生填埋。
2016年建成的工業污泥還原固化設施僅運行3個月就停運至今,后續產生的1.6萬噸工業污泥違規填埋至棗強縣營興垃圾填埋場。2021年7月,該垃圾填埋場封場后,大營污水處理廠又違規委托無污泥處置資質的第三方單位處置2697噸工業污泥,其中近100噸被運送至河北金豐肥業有限公司作為有機肥生產原料,環境風險隱患突出。
督察組表示,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
來源:澎湃新聞、農資導報
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