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陽縣緊緊圍繞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目標,鞏固拓展省級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內強素質、外塑形象、提升服務、強化管理,以“四強化”措施助力省級文明城市建設提質增效。
強化城鄉雨污治理,破解雨污混流治理難題。
綏陽縣已率先分批次啟動所轄14個鄉鎮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提質增效工程建設。據了解,綏陽縣鄉鎮生活污水處理項目總投資8122.09萬元,完成產值約800萬元。同時將新建化糞池800余座,檢查井1400余座,確保全面解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問題。根據縣城排水分區進行系統性治理,共編制了6個雨污分流項目,總投資4.8億元。以高效的運轉機制,促進環境衛生治理長效長治。
強化老舊小區改造,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滿意度。
2019年,綏陽縣正式啟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截至目前,全縣共有50個小區、268棟樓房完成改造提升,涉及7335戶居民。今年,綏陽縣改造小區計劃推進仍然如火如荼,作為全縣2023年民生實事之一,18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正在加快建設當中,總投資達0.92億元,將惠及3075戶居民。經過改造提升,全縣老舊小區猶如脫胎換骨,小區大變樣,老屋變新居,小區居民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得到了大幅提升,這個讓千家萬戶受益的工程也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對于這一項利民的良心工程,老百姓們都很滿意。
強化秸稈有效利用,保護藍天凈土、共創靚麗環境。
隨著機械化水平提高,傳統的“鎬鋤鐮犁”模式已轉變成智能化的“金戈鐵馬”,將秸稈通過機械化粉碎還田,并有效解決了秸稈焚燒帶來的環保問題。全縣上下,通過“綏陽發布”、微信群、群眾會、壩壩會、干部走訪等線上線下方式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增強廣大群眾對焚燒秸稈違法行為的意識,知曉秸稈綜合利用的主要途徑和焚燒秸稈的危害性,讓群眾從“禁止我焚燒秸稈”到“我不焚燒秸稈轉變”。
強化城鄉環衛一體化,不斷提升人居環境水平。
2022年3月底,綏陽縣深化文明城市建設暨環衛一體化工作啟動,牢牢鎖住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的中心任務,構建起“縣級統籌、部門指導、鎮村負責”橫到邊、縱到底的管理體系,采取“行政力量+智能平臺+專業服務”相融的方式,推行“戶分類、組管理、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城鄉一體化收運處理體系,是城鄉垃圾收運科學管理,實現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處理。
目前,全縣15個鄉鎮都已建有垃圾中轉站,配置有垃圾壓縮轉運車、垃圾壓縮箱、洗掃車、快速保潔車、灑水車、微型鉤臂式垃圾收集車等垃圾清運設施。同時,依據各村組分布情況、常住人口規模等因素,在全縣設置了3264個垃圾收運點,選擇30戶以上的集居點改建或新建1121個垃圾分類亭,以點帶面循序推進垃圾分類,以此實現垃圾在源頭粗分,提高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隨著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的深入開展,綏陽縣各地村容村貌“華麗變身”,不斷提升人居環境水平,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來源:綏陽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