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湖南日報市州頭條 點贊我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
常德生態環境
關注
2023-12-26 11:14
湖南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字號
入冬以來,津市城郊的落雁湖,各色樹木呈現層次豐富的美,野鴨湖面追逐劃出白色水痕。“整治以后,臭水坑變成大花園,我每天都要來這里散步。”今天,在附近散步的居民盧宏久對記者說。落雁湖整治是常德市農村黑臭水體治理82個試點項目之一,目前各試點項目主體工程已全部完成。
常德是洞庭湖區農業大市。多年生活源、種植源、水產和畜禽養殖源的污染累積,加上堰塘、溝渠、河湖的淤積堵塞,在農村地區形成一批黑臭水體。作為全國首批15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市之一,常德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原則,對82條農村黑臭水體建檔,“一水一策”推進治理,覆蓋水體面積113萬多平方米,受益人口24萬人。
水體黑臭,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該市加強部門聯動,強化源頭治理。加大對農村地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投入,通過污水管網升級改造、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畜禽養殖污染控制、水產養殖尾水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控制等,實現控源截污。
針對已形成的黑臭水體,各地利用農閑時節清淤疏浚,重點清除高污染濃度淤泥,減少內源污染存量;采取生態護岸、水生植物-動物聯合修復、水體人工增氧等方式修復生態。修建涵管、涵洞連通閉塞水體,增強水體交換,讓黑臭“死水”變清凈“活水”。
三分治理,七分管護。各區縣市對域內農村黑臭水體實行水質常態化監測,及時反饋,長效監督。邀請群眾參與到規劃、建議、監督中來,鼓勵農村居民主動參與治理,保障治理成效。
“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畫卷重現。鼎城區十美堂鎮交通街社區8000多平方米的堰塘,過去污染嚴重,居民面向堰塘的窗子不敢打開,現在成了社區小公園;安鄉縣安康鄉杜家村600米長的溝渠,過去淤塞有異味,現在成了一道美麗風景。
原標題:《聚焦 | 湖南日報市州頭條 點贊我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