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市污水處理廠新安裝的先進的溶氧儀前,市污水處理廠技術科長張明說,這可及時準確獲取污水處理池里的氧氣含量,根據含量高低及時作出調整,讓污水處理達到最佳效果。這些時日,市污水處理廠忙著對中控系統改造、更新和增添設備儀器、改造工藝流程、提升內部管理等工作,爭取于本月底前完成……
一場污水處理變革正在我市全面鋪開,目標,是為了達到可以下東陽江游泳。
一條污水處理線
東陽江水質遭污染,很大一個原因是,存在偷排污水現象,F全市正深入推進截污納管工程,把污水都收集進市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
市污水處理廠現日處理污水能力近6萬噸,三期擴容項目將以3萬噸加3萬噸進程逐步推進。
三期擴容項目第一階段日處理污水能力要提高3萬噸,現正在推進,到時,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能力可達9萬噸。當然,改造市污水處理廠提升污水處理質量和效果也在同步推進。
與此同時,江濱景觀帶濕地公園項目也已全面展開,市污水處理廠處理過后的尾水進入濕地公園,進一步通過生態深化處理后,排入東陽江稀釋,水質將會有明顯改觀,令人期待。
一張完成時間表
污水處理設施提升擴容一個個項目都已在逐步展開推進,且都有了時間表——
市污水處理廠三期擴容項目于2014年2月份開工,明年底基本完成,2015年2月份投入試運行。
2015年底前完成市第二污水處理廠建設(解決城市東部污水處理,包括城東、六石、城北工業新區及歌山鎮部分污水)。
2015年底前完成南馬、巍山、歌山、畫水等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這些項目前期準備工作正在逐步推進。
另外,江濱景觀帶濕地公園項目,水保、可行性報告等通過編制、審批,完成招標,正在完善施工圖,今年12月底開工,明年年底基本完成并投入試運行。
大家知道,環保項目審批程序復雜,時間過程往往很長,但是,現在,我市治污形勢緊迫,市委市政府極為重視,市建設局積極應對,以“不破法規、破常規”創新做法,提速提效,力爭需3年時間完成的工作花2年時間完成。
一次系統性思考
這些污水處理設施提升擴容項目完成后,東陽江治污效果就可以立竿見影。
市建設局黨委委員郭躍軍說,東陽江主要污染是氨氮,按國家原先標準,污水處理后,氨氮指標在每升8毫克以下,即達標排放,經處理后的尾水進入人工濕地再次處理,氨氮含量就可降至每升2毫克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標準現已修改,氨氮排放標準要在每升5毫克以下,新建污水處理項目都要圍繞這一標準建設,尾水質量提升,經人工濕地處理后效果會更好。郭躍軍說,氨氮含量因此有可能降到每升1.5毫克,或1毫克。1毫克,那就是可游泳的Ⅲ類水了!
但是,東陽江水質要得到徹底治理,還要經得起時間的檢驗。
郭躍軍說,東陽江水質真正治理好,是要有一個系統性評估。比如,朱熹的《觀書有感》中的兩句詩“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解答:因有源頭活水不斷補進,才使得它這么清澈。
的確,“兩江”治污,除一個個項目深入推進的同時,現在就應該有長遠的系統性的思考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