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企業必須站在更高的平臺上,成為一個綜合的跨地域企業,才有機會做成行業內的龍頭。”有環保企業家如是表示。從“區域”走向“全國”,或許是許多具有強地域性特征環保企業的夢想和目標。E20環境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面向未來五年的環境產業戰略地圖(2014試行版)》規劃的四大陣營顯示,以瀚藍環境、粵海水務、重慶水務為代表的50家環保企業強屬地性、強區域性特征明顯,位于第二梯隊,它們同樣懷揣一個“全國夢”,渴望掙脫地域性發展束縛。2014年上半年它們跨區域布局趨勢明顯,“走出去”戰略模式清晰,它們正在用實踐將“夢想”照進“現實”。
瀚藍環境:區域內縱向延伸 區域外橫向拓展
近年來,瀚藍環境聚焦于環境服務產業,深耕南海市場,其打造的“南海模式”成為市政固廢處理的標桿。目前公司已經形成供水、污水處理、固廢處理相對完整的系統化環境服務產業鏈。2013年年底,瀚藍環境宣布公司正式由南海發展更名為瀚藍環境。明確公司將立足環境服務業,進行全國擴張的發展目標,實現區域性公司向全國性公司的蛻變,為公司從獨踞一方到布局全國打好基礎。
2013年底到2014年初公司推動全國性發展戰略的力度明顯加大。在區域內進行縱向產業鏈延伸,在區域外進行橫向業務拓展,以供水、污水、固廢三大板塊本地市場系統化發展為主,多種手段結合,實現固廢板塊的對外開拓發展,并擇機進行供水、污水業務板塊相關業務的對外拓展。
去年年底,瀚藍環境公布重大資產重組方案,擬以8.34元/股發行支付7.5億元、現金支付11億元購買創冠環保(中國)100%股權。今年5月7日,創冠環保審議通過了關于創冠香港向瀚藍環境出售創冠中國100%股權的議案。瀚藍環境表示,本次收購創冠中國,是落實發展戰略、實施全國產業布局的重要一步。創冠中國是國內市政固廢處理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目前擁有福建、湖北、河北、遼寧等地共10個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總規模11,350噸/日,包含7個已建成項目和3個在建項目。目前,瀚藍環境對創冠中國的收購事宜還在積極的推進中,若公司成功收購創冠,則處理能力(已建和擬建)將接近1.5 萬噸,業務布局將拓展到全國,競爭力大幅提升,成為垃圾焚燒行業的第一梯隊。
該重組方案中還提到,公司擬向南海城投發行股份購買其所持佛山市南海燃氣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稱“燃氣發展”)30%股權,燃氣發展由此將成為瀚藍環境的控股子公司。燃氣發展是南海區唯一從事城市管道燃氣供應的燃氣企業,通過控股燃氣發展,瀚藍環境主營業務將形成自來水供應、污水處理、固廢處理、燃氣供應四個板塊協同發展。 6月27日瀚藍環境公告稱與南海區里水鎮、獅山鎮、丹灶鎮三個鄉鎮進行供水業務合作。本次供水業務合作,瀚藍環境將新增三個鄉鎮的供水市場,擴大公司的供水區域,進一步夯實公司在南海本地市場的實力。
粵海水務:領跑廣東水務市場 全國性布局箭在弦上
近50年來,粵海水務秉承“生命水、政治水、經濟水”的理念,主要負責對香港、深圳及東莞供水,目前已涉足水務產業鏈條的上下游業務,包括原水供應、自來水生產及污水處理項目的投資和運營,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管理經驗,企業自身不斷成熟壯大,在廣東水務行業躋身前列。
隨著水務行業的逐漸發展,粵海水務也在尋求更廣闊的市場。廣東省粵海水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文鋒在“2014(第十二屆)水業戰略論壇”上曾表示,粵海從2013年開始將發展戰略定位為要做整個水資源的綜合運營商,發展思路便是立足廣東,面向全國,擴大范圍。2014年粵海水務在廣東水務市場地位進一步穩固,繼續為布局全國市場勤練內功,公司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是要把整個城市水務規模做到200個億。
今年4月,粵海水務以現金出資獲取梅州市自來水總公司經營的城區供水業務和污水公司的污水處理業務等項目70%股權,雙方成立合資公司,由梅州市政府授予合資公司30年特許經營權。目前,廣東省國資國企改革正在深入推進,粵海水務和梅州城區水務項目正是通過多元化的產權組合及雙方的優勢互補,盤活、整合國有資產,實現國企資產保值增值的典型項目。該項目的成功簽約,標志著粵海水務在廣東水務市場的領導地位得到了進一步強化,同時也預示著粵海水務憑借50年沉淀的核心競爭力,將更加積極地參與國內水務市場的整合和發展。
粵海水務在多年的修煉中,積累了寶貴經驗。要打開外部市場,粵海水務已經具備了多方面的優勢。而要實現公司的戰略發展目標,李文峰指出,粵海水務將采取市場并購的方式,一級市場主要是在自來水供應,二級市場公司也在積極做并購,比如收購一些項目,收購一些公司或資產包,或者是跟一些大公司進行戰略合作。布局全國水務市場,粵海水務儼然蓄勢待發。
重慶水務: 8.10億蓄力 “走出去”將實現零突破
重慶水務作為上市公司其融資平臺功能優勢突出,也為公司的發展創造了良機。重慶水務總裁吳家宏表示,重慶水務擁有80多年歷史,在管理、技術等方面有深厚積淀,同時作為大型國企,人才儲備優勢也很明顯。公司將按照“立足重慶,面向全國”的原則,不斷提升水務產業投資、建設、運營、服務及環保等綜合競爭能力。
公司向重慶市以外市場拓展的信心堅定,2014年重慶水務全國性布局模式強勢開啟,從業務拓展到資金投資重慶水務都在不斷突破,今年將有步驟穩妥實現“走出去”的發展目標。
今年5月,公司控股股東重慶市水務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與蘇伊士環境集團、新創建基建管理、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和青島新天地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關于合資設立德潤環境集團之框架協議》,擬共同組建中外合資企業經營大環境產業,業務范圍包括但不限于城市礦產、土壤修復、危廢醫廢處置等。據了解,重慶水務目前的業務主要是供水和污水處理,水處理之外的業務占比很小,而未來包括水處理、土壤修復、危廢物處置等在內的大環境治理產業發展空間巨大。有業內人士表示,盡管此次合資只是公司大股東的行為,但此舉將使重慶水務間接涉足大環境產業,拓展了公司未來的業務空間。
發展是重慶水務的根本任務。吳家宏表示,公司儲備了十多個省外的地縣級項目,從2013年開始已經陸續開始溝通,并參加了東部地區一個地級水務項目的招標,早為公司發展省外業務做了較好的演練準備。根據公司2013年年報顯示,公司2014年計劃完成投資8.10億元,推進供排水項目建設和并購整合。由此,我們可以預測,今年下半年重慶水務在省外市場或將有大動作。
隨著水業市場的不斷發展壯大,水務企業“走出去”成為一種必然趨勢。而對于地方企業,首先需要跨出的便是區域性的大門。中國水網盤點發現,跨區域布局已經成為大多強區域性環保企業的共同特征,它們布局全國的羽翼正漸漸豐滿,未來它們跨區域布局的腳步將更加強勁。這些滿懷夢想的企業還會如何圓夢?中國水網將持續關注。
附:《面向未來五年的環境產業戰略地圖(2014試行版)》發布的部分B方陣企業名單:
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
南昌水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洪城水業)
中山公用事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海峽環保有限公司
江蘇江南水務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粵海水務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長沙水業集團有限公司
廣州市自來水公司
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
濟南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常熟中法水務有限公司
重慶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佛山市順德區水業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