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區迎來重污染天氣,霧霾肆虐直接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惡略的環境狀況,加速了政府出臺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不管是國際還是國內,利好環保板塊的政策頻出。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環境保護部近期印發了《關于加快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到2020年,生態文明價值理念在全社會得到推行,全民生活方式綠色化的理念明顯加強。制定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的政策措施,促進生產、流通、回收等環節綠色化。
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主要負責人表示,生產領域方面,企業應以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安全健康、回收循環為原則,優先采購使用節能、節水和節材的原材料、產品和服務。在生產過程中,以節能、降耗、減污為目標,通過有效管理和技術手段,實施工業生產全過程污染控制,使污染物達標排放。
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侯宇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環保行業政策利好頻出,在“水十條”、“PPP”等政策輪番出臺下,環保行業公司表現良好。
“受‘水十條’的積極影響,給水處理行業帶來萬億級規模的投資,其中碧水源利好明顯,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7億元,同比增長率為31.56%。此外,環保設備制造商博世科前三季度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率高達至689.18%,表現出色。”侯宇軒表示。
國聯證券研究員馬寶德表示,隨著“十三五”規劃定調,生態文明建設首次寫入目標規劃,有利于環保行業的估值提升。前三季度環保行業收入實現1765.18億元,同比增長8.5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現194.39億元,同比增長25.7%。總體仍然是向好趨勢,整個行業仍然處于高景氣度的階段,且下游需求釋放仍在持續,業績表現基本符合預期。
此外,將于11月底召開的全球氣候大會,也將為環保板塊加力。預計包含中國、美國、印度等約100位國家領尋人出席,中國作為最大的排放體,對大會影響重大。
會議前,我國已經提出到2020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事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中投證券研究員張鐳表示,我國減排態度有明顯變化,對此次大會具有促進作用,此次會議如若成功達成初步的減排共識,將對中國節能減排產業產生約束性效應,促使節能減排產業的發展,利好再生能源和環境監測板塊。
侯宇軒表示,環保板塊未來發展前景廣闊。環保產業受國家政策影響較大,而目前國家政策十分積極。“十三五”規劃中把綠色發展、循環經濟放在了重要的位置,這表明,至少在今后的五年內,環保領域是國家關注的重點,將來還會有政策密集出臺。
“目前,國家正在制訂‘土十條’計劃,有望在年底或明年初出臺,未來氣、土、水三大行動將會實現無縫對接,環保板塊會連續不斷的迎來利好。”侯宇軒告訴《證券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