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觀點:
我國水資源現狀及突出問題
我國的缺水原因可分為資源型缺水和污染型缺水。我國水價目前主要由資源水價、工程水價及環境水價三部分組成。我國目前水資源緊張加上污染嚴重,而水價本應是配置水源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在我國卻既沒有反映出供求關系,也沒有反應出資源的稀缺性及水污染的環境污染成本。價格機制的失靈從某種角度加劇了我國水資源的浪費及水污染的惡化,因此,水價改革成為必然。
行業現狀:政策驅動為主 引入市場化手段
由于水務行業的公用事業屬性,行業主要由政府主導建設,政策是推動其發展的重要力量。行業空間在產業發展的成長期基本由政策決定,特征是政策密集發布,體系逐步完善,在成熟期則多由市場驅動。為響應會議號召、建立水務行業市場化體系,發改委和水利部分別發布了《關于加快建立完善城鎮居民用水階梯價格制度的指導意見》和《關于開展水權試點工作的通知》,意在通過引入市場化調節機制:階梯水價及水權交易制度,來促進節約用水及優化水資源配置。同時,適合水務行業發展的商業模式PPP正在受到政府大力推廣。隨著地方財政收入增速放緩以及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逐步規范,政府在公共領域建設中的主導能力受到極大制約,而PPP模式可以有效扭轉這種單純依靠“政府背書”的傳統模式,同時形成多元可持續的融資新模式。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或有望改制為PPP項目公司。政府或通過PPP模式有效解決地方債務問題。對于企業而言,PPP模式將是進入公共事業建設的安全方式,企業與政府共同建立PPP項目公司建設公共事業項目,共同參與項目完整生命周期,與政府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為其提供一站式服務。
投資熱點及重點公司
“十三五”期間,我們認為水務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是更加契合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理念,綜合規劃治理的“海綿城市”和“流域治理”。流域治理方面,預計“十三五”期間市場空間超過4000億元。海綿城市方面,今年4月出臺的首批16個試點城市以及6月納入試點的三亞市,已公布總投資額合計超過1400億元。結合我們相對看好的海綿城市建設及流域治理兩個水務行業投資主題,我們建議關注有與以上兩個主題相關且具有較強技術壁壘或地域壁壘的相關水務企業:巴安水務(300262.SZ)、國禎環保(300388.SZ)、武漢控股(600168.SH)及*ST華賽(000068.SZ)。
風險提示:
流域治理項目推動進程不達預期,PPP模式推廣不達預期,海綿城市試點城市投資項目進度不達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