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京津冀土地面積21.8萬平方公里,常駐人口約為1.1億人。由于水資源嚴重短缺,加之長期對水資源的掠奪性開發,京津冀已成為我國水資源環境嚴重超載地區之一。
雖然經過多年水利建設,京津冀區域已形成較為完善的防洪、供水等工程體系,在支撐和保障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人口和產業高度集聚,水資源環境嚴重超載,致使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惡化、水污染嚴重、防洪體系不完善等水問題仍然突出。
日前,水利部消息稱,經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同意,水利部已印發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水利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充分發揮水利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約束引導與支撐保障作用,著力破解水資源瓶頸制約,切實提高區域水安全保障程度。
據相關報道,早在2014年9月前,該《規劃》就已經開始編制。據相關參與編制人員介紹,京津冀將構建水資源統一調配管理平臺,到2030年京津冀地區水資源承載能力進一步提升,率先建成節水型社會,基本實現水利現代化。
據介紹,《規劃》編制在實地調查研究、充分征求北京、天津、河北3省(市)和有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依據已有相關規劃和調研成果,深入分析了京津冀水資源水環境問題,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對水利提出的新要求,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
《規劃》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水利工作方針,以水資源水環境承載力為剛性約束,以水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為前提,以水資源保護和水生態修復為重點,以全面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為目標,以流域區域水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為抓手,科學確定了2020年和2030年京津冀水利建設目標與控制性指標,提出了節約用水與水資源配置、水資源保護與水生態修復、防洪排澇減災體系建設、水利管理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等方面的建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