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管廊建設勢在必行:1)傳統管網弊端頻現、事故頻發,給人們的生活和財產安全造成了嚴重的損失。隨著時間的推移,地下空間資源的整合成本也越來越大,逐漸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瓶頸;2)隨著地下管網系統在城市運行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政府近幾年對綜合管廊建設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政策扶持頻頻加碼,2015年8月國辦印發《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要求已建設地下綜合管廊的區域,所有管線必須入廊,在其它區域新建管線的,相關部門不予各類審批,既有管線應逐步有序遷移至地下綜合管廊。同年11月,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被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寫入“十三五”規劃。綜合管廊能夠與城市整體規劃建設同步,保證城市可持續化發展,激發市場活力,打造經濟新增長點,這既是“智慧型”新城市的發展要求,又能夠成為“穩增長、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手段。因此,全面建設綜合管廊、打造城市“生命線”勢在必行。
綜合管廊建設挑戰與機遇并存:不可否認,在綜合管廊的建設上,我們還存在著資金、技術和統一性等多方面的難題。相較于發達國家,國內目前已建綜合管廊的規模較小,不管是從長度上還是密度上,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和發達國家主要城市相比都存在較大差距。但是隨著國家對綜合管廊建設重要性認識的加強,全國范圍內綜合管廊建設的大面積推進,我國綜合管廊建設將會以超常規的速度發展,未來將實現所有管線全部納入地下綜合管廊,已建成地下綜合管廊的區域,逐步將管線納入預留位置的宏偉目標。綜合管廊建設作為重要的基礎設施投資,有望打開每年萬億以上投資規模的市場空間。
乘綜合管廊之風全產業鏈起舞:隨著綜合管廊被寫入“十三五”規劃,全國綜合管廊的建設將進一步提速,沿線產業鏈也會隨之拓開巨大的市場空間。首先,綜合管廊的一體化建設工程將會催生地下工程設計、建筑施工、建材生產等行業的巨大需求;其次,綜合管廊的運營監控主要是依托大數據分析和物聯網技術,通過資源共享和信息互通,實現管廊中監控系統與區域設備的聯動和快速反應,因此未來智能監控設備行業也有望迎來新熱潮。綜合管廊與智慧城市、新型城鎮化主題緊密相關,又是穩增長的有力支撐,值得積極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