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處置產業發展潛力十足 這些企業已捷足先登
來源 :生意寶
11月30日訊
11月30日訊
原標題:污泥處置市場即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哪些企業提前布局
我國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產量龐大,而污泥無害化處置手段落后。十三五期間,污泥市場也將會獲得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在政策催暖下,污泥處置產業即將進入黃金發展期。
環境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在“2017年污泥高峰論壇(第四屆)”表示,我國污水處理廠所產生的污泥有80%以上沒有得到妥善處理,且污泥無害化處置手段比較落后。
統計顯示,作為城市污水處理的衍生品,我國市政污泥年總產量目前已超過每年4000萬噸,預計2020年將達到6000萬——9000萬噸。而目前的處置方式以土壤填埋為主,但這種方式會通過滲透污染水源、損害土壤等。
不過侯立安表示,“十三五期間,廢氣、污水、污泥的處置將是今后國內環保處理的三個主攻方向,污泥市場也將會獲得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同時透露,目前正在制定污泥土地利用的相關標準。此外,“水十條”要求現有污泥處理處置設施于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達標改造,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于2020年前達到90%以上。有了標準和政策的的護航,污泥處置產業即將進入黃金發展期。
當前,污泥處理處置行業尚未出現領軍企業。不過已有不少企業捷足先登,布局污泥處置市場,他們各自“王牌”污泥處理技術又分別是什么呢?
中金環境
從離心泵生產廠家轉型至環保產業的中金環境于2015年11月完成了對金山環保的收購,使其成為全資子公司,將業務拓展至污水、污泥處理領域。金山環保是一家水處理綜合性企業,最出名的技術為“太陽能低溫復合膜處理污泥技術(藍藻)及溫室種植集成技術”。
該技術將含水率80%——85%的污泥均勻布入密閉的太陽能復合疏水膜箱內,以太陽能為能源進行低溫蒸發深度干燥,獲得含水率<8%的污泥干渣。干渣可用于制備活性炭,蒸發出水可回用或達標排放,實現污泥處理的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同樣適用于藍藻的處理。該技術于2014年被江蘇省環保廳組織的專家組技術評定為“國際領先,國內首創”,該技術裝置被江蘇省科學技術廳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
11月13日,金山環保憑借該技術與南京水務集團簽訂《污泥處置合作項目框架協議》,擬處理500噸/日污泥量(含水率為80%),總投資約8億元。此前,3月份,金山環保還簽訂了《徐州市市政污泥處理項目特許經營服務協議》,日處理300噸污泥,總投資約4.05億元。
中電環保
中電環保以水環境治理、固廢處理和煙氣治理三大業務為主,其中固廢處理主要為污泥耦合發電業務。生物質耦合發電是一種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污泥等生物質資源借助現役燃煤電廠進行耦合發電,可促進污泥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和規模化處置。
今年3月份中標徐州市污泥耦合發電PPP項目,6月與華潤電力簽訂《關于開展垃圾、生物質與燃煤機組耦合發電項目投資合作意向協議》。上半年,固廢處理新承接的合同金額為2.73億元,尚未確認收入在手的合同金額為21.38億元。而且,得益于污泥耦合發電業務的快速增長,中電環保上半年業績呈穩步增長。
華光股份
因吸收合并國聯環保,逐步華光股份業務逐步形成常規能源板塊(鍋爐制造等)、環保處置板塊(污泥處置、煙氣治理、生活垃圾處置等)等。
國聯環保主要服務是為地方水務集團、污水處理廠等客戶提供污泥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處理、處置服務。通過對含水率為80%至98%的污泥(水),加入污泥調理劑,采用調質深度脫水的方法,將污泥的含水率降至60%以下,形成干化的泥餅,最后通過獨立焚燒、摻燒或填埋進行處理。根據資料顯示,截止目前為止,國聯環保已經承接了10個污泥處置項目,處理量達到1700噸/日。
啟迪桑德
2016年,科技啟迪桑德經8年研發的電滲透污泥高干脫水設備被評估專家認為達到同類設備的國際先進水平。該設備采用“板框梯度壓榨”和“電滲透”耦合原理,可將含水率80%-95%的污泥一次性降低至60%-40%。干化后的污泥泥餅熱值大于3500KJ/Kg,成為了有價值產品。
同年,啟迪桑德還中標日處理污泥200噸的齊齊哈爾市城區污泥處置工程項目,還簽署了包括污泥處理在內的總投資92.88億元的濟南產業園項目。